●日方向美提出汽車關稅豁免不果,最終同意15%關稅稅率。 路透社
●美日達成貿易協議後,日媒《讀賣新聞》工作人員在東京街頭派發號外。 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7月22日)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對日本輸美商品的「對等關稅」從25%下調至15%,日本汽車關稅也降至15%。日方被迫讓步,承諾向美國投資多達5,500億美元(約4.3萬億港元),進一步向美國開放日本農業和汽車市場。分析師警告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選舉失利之際,協議的對美投資要求可能長期削弱日本經濟。

特朗普在自家社媒上宣稱,今次協議規模史無前例,在美創造的就業機會之多前所未有,「依照我的指示,日本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方將獲得其中90%的利潤。更重要的是,日本將開放其市場進行貿易,包括汽車、大米與其他商品。日本將對輸美產品支付15%的『對等關稅』。」特朗普也宣稱,美方會持續與日本維持良好關係。

鋼鐵鋁製品維持50%高關稅

依照協議,日本對美出口汽車及零部件關稅下調至15%,但鋼鐵和鋁製品仍維持50%的高關稅。日本將在現有77萬噸免稅大米配額內,增加美國大米份額。日本政府附屬金融機構需提供貸款和擔保,支持日企在美投資半導體、製藥等關鍵產業供應鏈。石破茂稱談判保護了日本必須保護的經濟領域,不會犧牲日本農業,符合兩國共同利益。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去年對日本貿易逆差約694億美元(約5,448億港元),這一數字過去10年間基本保持不變,今次貿易協議未必能顯著收窄該逆差。例如特朗普宣稱美國向日本出口更多美製汽車,但美國汽車製造商生產的大型SUV等車型,並不適合有多款本地汽車品牌可選擇的日本消費者。

未來風險預期偏向圓匯走弱

日本股市受達成協議消息提振,日經225指數周三上漲3.5%,包括豐田等日本車企股價攀升。不過日本商界對協議多數僅表示謹慎歡迎。經濟學家表示,後續需關注協議會否限制日本與中國等其他國家的貿易,以及日本會在多大程度上,向美國汽車製造商開放市場。

東京索尼金融集團金融市場研究主管渡邊浩志表示,日本汽車板塊自今年4月已消化美方徵收25%關稅的預期,最新稅率處於日本可接受範圍。然而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意味日本資金外流,長期打擊日本經濟,未來風險預期偏向日本國債孳息率和日圓匯率走弱。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貿易專家萊因施也稱,特朗普近期宣稱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當局,隨後公布的條款幾乎都與特朗普的說法不同,「我們從中學到:我們必須等待公布文本。當特朗普說完後,對方又會公布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沒有文本的協議不是最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