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為鼓勵居家安老,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公布,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領導的「推動長者友善樓宇設計」工作組經諮詢持份者後,已完成制訂長者友善樓宇設計的方案,由今年年中起分批落實。16項強制規定包括住宅單位的入口大門的淨闊度不少於850毫米、其門檻高度不能多於15毫米;住宅樓宇至少一個主要入口須設置自動門;以及室外公共地方必須採用防滑地板等,將於明年上半年透過修訂《建築物(規劃)規例》實施。特區政府發展局亦與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建築環保評估協會合作,推出自願性「長者友善樓宇」認證計劃,鼓勵業界採用長者友善樓宇設計的建議作業範例。
發展局表示,工作組在平衡各方面因素,包括長者和其他使用者的需要,以及市場和業界的實際應用考慮後,就早前公布的建議作出了微調,將落實的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在住宅樓宇正門提供自動門、採用較寬闊的公用走廊和住宅單位大門,以促進空間通達性並提高長者的行動能力;鼓勵住宅單位採用靈活彈性的設計以方便將來改裝;在休憩空間為長者提供健身或其他設施等以提升長者幸福感;以及便利採用樂齡科技和物聯網。
方案適用現存樓宇改建加建工程
方案除適用於新建的私人住宅樓宇、商住樓宇和長者經常出入的商業處所(例如商場及診所等),亦適用於該些類別的現存樓宇的改建及加建工程。方案包含鼓勵性設計元素和強制性規定,屋宇署已以行政方式更新作業備考及《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予以實施,政府明年上半年透過修訂《建築物(規劃)規例》實施。
為鼓勵和推動業界採用長者友善樓宇設計的建議作業範例,若樓宇能採用指定的建議作業範例,經由建築環保評估協會評估後,可獲得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的「長者友善樓宇」認證,獲認證樓宇亦可作為屋宇署批予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特定標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