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戰略意義,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張連起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雅江水電工程的興建,是中國國家能源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旨在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大幅提升清潔能源比重,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和環境保護壓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類似工程「十五五」料加碼
張連起指出,雅江水電站的消納外送方案依託國家戰略規劃與市場化機制,通過特高壓網絡實現跨區域資源配置,同時兼顧生態保護與國際合作,其成功實施將為中國能源轉型、區域平衡發展及碳中和目標提供關鍵支撐。張連起預計,類似雅江水電的大工程,「十五五」期間應該還要啟動一至兩項。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意味着這項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電工程開建了。作為國家戰略級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標誌着中國能源革命的重大突破。當前,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賴程度相當高,2023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71.4%,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0.4%;2024年石油依存度67.4%,天然氣38.9%,雖然有所降低,但能源安全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雅魯藏布江水電的自主可控性,將有效對沖國際能源市場的波動風險,規避國際能源市場風險,提升國家能源自主性與穩定性。」李錦說。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也指出,雅魯藏布江全流域的水電開發歷經長期籌備,當前該工程已完成全面論證並正式啟動建設,這對於優化全國能源輸送格局、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電力消納模式上,最終將以對外輸送為主,這無疑構成「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電基地將形成水風光互補
李錦進一步分析,雅江水電站規劃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3,000億度,相當於三峽水電站三倍。當前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目前發電量還是以煤炭為主,對環境污染大。如果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建成,3,000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可節約9,000萬噸標準煤,相當於75個年產120萬噸大型煤礦一年的產煤量,將每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億噸,可促進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同時聯動風能、太陽能開發,形成水風光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重塑國家能源結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