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可謂挑戰人類極限的世紀工程,由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複雜地形讓傳統大壩模式無法施展,最終工程師採用了「截彎取直」的方案,計劃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體開鑿超長深埋隧洞群,讓江水從2,000多米的落差下奔騰而下,同時,施工需要克服高海拔、高裂度地震帶、生態脆弱區等多個難題,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工程採用的「截彎取直」技術是中國首創,只有身為「基建狂魔」的中國才能實現。

工程地質比雅礱江更複雜

水電業內一直有「三峽最大、錦屏最難」的說法。三峽是目前世界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而雅礱江錦屏水電站,則是國內外水電界公認的世界建設管理難度最大、施工布置難度最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施工環境危險最大的水電站,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地質比雅礱江更複雜,開建後將成為世界最難水電站。

為了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中國早在2007年建設雅礱江錦屏二級水電站時就嘗試採用了「截彎取直」技術。錦屏二級水電站周邊地形特點與雅江水電工程墨脫段幾乎一模一樣,也是一個U字形大河灣的兩頭,最終打通了四條引水隧道,截彎取直開挖隧洞引水發電。錦屏二級水電站自2012年底投運以來運轉平穩,截至7月16日,錦屏水力發電廠累計發電量已突破5,000億千瓦時。

已故水電泰斗潘家錚曾警示:「有害氣體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岩爆和突湧水。」當時建設錦屏二級水電站時遭遇了世界級難題:高地應力引發的強烈岩爆和高壓大流量突湧水,中國技術人員研發了《超高壓突發性地下噴湧水分流減壓處理方法》等專利技術,錦屏二級水電站在強岩爆綜合防治、高壓大流量湧水封堵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為雅魯藏布江工程儲備了關鍵技術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