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國家並非等同於發達國家。當前,國際社會並沒有關於發達國家的數量和統一認定標準,但一般都基於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收入、工業化水平、基礎設施狀況、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整體生活水平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海生認為,中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均衡,離發達經濟體的目標還有距離。

此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來明研究發現,二戰以來,世界100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有36個國家及地區曾由中等收入成長為高收入,其中部分國家又退回中等收入乃至低收入,這些國家在產業轉型、技術創新、人力資本、金融體系、政府調控、收入分配及參與全球貿易等方面一度取得了成功,但後來又因沒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見,跨過高收入門檻不是發展的最終目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只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客觀反映,對中國而言,經濟發展機制、結構和質量的成功轉型遠比「數據上的畢業」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