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25」昨日舉行出發儀式,30名獲選的香港中學生將於本月25日至8月2日前往北京、酒泉及西安等地,參觀多個國家重點天文及航天科學設施,包括首次到訪國家天文台武清觀測站,認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數據接收和深空通訊系統,亦會到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體驗航天醫學項目及航天員訓練項目,穿脫航天服及品嘗太空食品等。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寄語學生們,要把握這個彌足珍貴的受訓機會,親身感受國家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以航天英雄為榜樣,將來成為推動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寶貴力量。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自2009年首次舉辦,今年為第十四屆,歷來有約400名學生參與。今屆體驗營在5月展開招募,超過80間中學、約120位學生報名;經三輪甄選,包括天文學和太空科學問答比賽,及為期三日的營前集訓和面試後,30名中二至中六學生脫穎而出,獲選成為少年太空人。
香港太空館館長何萬雄昨日分享指,學員在為期九日的體驗營中,將參觀多個國家重點設施,例如北京航天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國家天文台總部等。今屆並新增三個景點,分別是航天育種核心示範基地、國家天文台武清觀測站、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行程亦包括考試環節,以確認學員們能否掌握過程所學。
卓永興寄語港生珍惜機會
卓永興在出發儀式致辭指,國家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令人振奮,單在今年已有不同突破,包括今年4月神州二十號成功發射;「天問二號」亦在5月升空,正前往小行星進行探測及採樣;國家自主研發大型民航客機C919亦已在年初開通來往香港和上海的定期航班等。這些均是國家航天科技人才努力不懈開創的成果。
他提到,近年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支持下積極參與國家太空探索任務,例如去年6月香港特區首次有市民獲選為預備航天員,成為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載荷專家,以及港理大科研團隊為嫦娥四號、五號、六號的探月任務進行研發及提供技術支援,包括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協助嫦娥六號完成人類史上第一次的月球背面表土採樣任務。
「香港能為國家航天任務貢獻自身力量,實在是我們的榮幸;同時亦激勵我們要繼續做好航天創科教育,培育科研人才,把香港建設成為具影響力的國際創科中心。」卓永興寄語一眾少年太空人珍惜國家提供的寶貴受訓機會,相信這次航天體驗,會是開啟學生航天夢想旅程的第一步。
中六生盼升南京大學深造天文
本屆少年太空人之一、聖母無玷聖心書院中六生譚伊玲昨日分享指,自中三開始對天文感興趣,是次行程最期待參觀國家天文台武清觀測站,了解當中最新的傳輸科技,「到底在地上如何跟『天宮』傳輸信息,好希望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伊玲特別提到,視南京大學為未來升學首選,目標朝射電天文學領域發展,「因它是全國其中一所天文學系最出色的學府,我相信在那邊學習,會有更大機會銜接到國家航天單位,更好地踏上科研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