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前幾天,我特意飛到北京去國家大劇院觀看音樂會,音樂會的主角就是89歲高齡的指揮大師祖賓·梅塔。當年我在美國紐約念書時,祖賓·梅塔就是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和指揮,是我非常敬佩敬仰的一位指揮家。雖然已經走入耄耋之年,但他這次仍然率領意大利百年名團——佛羅倫薩5月音樂節管弦樂團來到北京演出,讓人驚嘆藝術賦予他的生命力,我特別想到現場親身感受他的指揮風采。

這次他在北京演出兩場,我觀看了7月19日的演出,主題是《命運的回響》,展現的是音樂史上對「命運」這一永恒主題的深刻詮釋。我覺得祖賓·梅塔本人的音樂人生也是這個主題最好的體現,他博採眾長,敢於創新,善於把各國的音樂作品融合為自己所用,寫下了近半個世紀的樂壇傳奇。

很感謝國家大劇院王寧院長邀請我聽這場音樂會,我還有幸與梅塔大師見面。當他知道我是小提琴家的時候,他眼睛就亮了起來,因為梅塔自己也是樂手出身,從小學習小提琴和鋼琴,也曾擔任低音提琴手,因此他一直重視弦樂。從這點來說,我和大師的音樂之路也有很多共鳴之處。看到大師現在需要坐着輪椅,但卻堅持來到中國登台演出,讓人感動。這展示了他對於藝術的堅持,對於命運的堅強。當天晚上的曲目也非常精彩,音樂會上半場精選威爾第歌劇片段,包括他2015年曾在國家大劇院指揮演出過的《阿依達》舞曲,下半場則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呈現對生命苦難與光輝的深刻哲思。柴可夫斯基用音樂表達他的愛情跟憤怒,跟所有人生命運的看法,我想梅塔在指揮這首曲子的時候,也肯定會浮想起自己的人生命運,他的意志堅定,所以能夠到現在近90歲,還堅持在舞台上指揮。雖然他走路不便,被人用輪椅推到舞台上,但他的指揮卻仍然充滿力量、充滿激情,讓人驚嘆。

我從中可以體會到他對於音樂的熱情和執着,更重要的是,音樂的世界中他仍然煥發青春,充滿向上的生命力。看到一位人生暮年的音樂家,對於舞台的熱愛和堅持,真的讓我感動,也給我啟發。他把音樂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更是賦予了浪漫的命運。整場音樂會的指揮他信手拈來,把全場都帶入了他的音樂世界,演出結束全場掌聲雷動。我覺得梅塔就是我的榜樣,鼓舞我更好地不斷學習和鍛煉,也能夠繼續用音樂更好地表現我的人生,帶給觀眾更多感悟的鼓舞。

值得一提的是,祖賓·梅塔的音樂成功也離不開他的仁愛和遠見。他說︰「音樂和舞台的意義就是聯合世界的人們。」他始終看好中國,1994年他首次訪華,率領以色列愛樂樂團演出。隨後就多次訪問中國,1998年和張藝謀合作在太廟演出實景歌劇《圖蘭朵》,震驚全球。他說︰「對音樂的愛就是支撐我的力量。」時代的英雄如他,不是被一個時代選擇,而是始終有選擇人生的勇氣,始終奏響堅持所愛的命運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