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 Financial Advisers Limited董事 彭永東
金融巨鱷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1992年狙擊英鎊的傳奇,彰顯了其顛覆性的投資哲學——認清市場非理性,反向操作,這也是市場投資者深入研究的核心。
筆者曾遇過一位30多歲客戶,其早年積極將強積金轉投股票基金,雖曾因市況波動承受虧損,但仍堅持低位加倉。三年後累算權益大幅回升逾40%。 三大理由,年輕人應更積極管理其強積金(MPF)投資:一是初始投入有限,風險承受空間較大:年輕人強積金累積額度通常較低,即使配置於高風險的股票型或增長型基金,潛在虧損仍處可控範圍。二是投資期長,有時間修正:長達30至40年的投資期,賦予年輕人容錯空間。即使短期決策失誤,仍有充裕時間調整策略、累積資金重新布局。三是實戰練兵,奠定未來財富增長基礎:透過主動管理強積金配置累積經驗,待累算權益逐步提升後,更能精準地作出投資策略調整。
每年花時間審視MPF組合
此思維對普通投資者同樣關鍵,MPF雖限制資金靈活度,但正因如此,更需持續關注組合表現與市場動態。當市價明顯偏離合理價值,或出現短期情緒化波動時,便是審視資產配置的良機。若你願每年花時間審視MPF組合、選擇合宜基金並動態調整,便已超越多數人。當他人仍陷於「有排都未拎到強積金」的消極心態時,你已在財富賽道上悄然領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