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正研究進一步加強家庭醫學門診夜診供應,包括針對需求較大地區作跨區人手調配,並檢討現時夜診至晚上10時的安排,長遠希望建立「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令公營醫療體系更集中服務弱勢社群。
盧寵茂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私營市場資源充足,故家庭醫學門診將集中照顧經濟困難的弱勢社群。政府過往已於假期及夜間提供服務,並不斷提升,將來會隨人手增加逐步加量,「某些區可能會需求較大,我們會看到,變了針對那些區,可能我們跨區做人手調配,務求令需求及供應能匹配到。另一方面,就着時間方面,現時我們是到晚上十時,我們都會檢討,究竟去到十時是否一個可考慮檢討、調整的地方」。
他強調,需平衡需求與供應,針對特定地區調配資源,同時檢討夜診時間,但若輕症患者「半夜三更」求診,將不符合經濟效益及浪費資源。
談到「一人一家庭醫生」願景,盧寵茂表示,須逐步建立相關文化及習慣,利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推動醫護及病人改變。該計劃現有640名醫生加入,提供近900個服務點,初步數據顯示篩查可節省未來醫療開支。政府會進行中期分析及改善,包括考慮建議私營醫生參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