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香港」發文聲稱聽說有人在公立醫院覆診時「遇上不懂英文的醫生」。 Fb截圖

林定國:社會穩定仍要居安思危 須正視聽防虛假訊息誤導

香港社會出現不少別有用心者通過「軟對抗」的不同形式,如歌曲、遊戲、舞台劇、時事交流群組等,達至煽動港人情緒目的,對年輕人造成的影響尤為嚴重。近期大公文匯全媒體接到讀者投訴,有地區的所謂「組織」打着「義務維修」的旗號,疑似挑撥社會大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香港文匯報翻查「維修香港─關懷社區服務隊」社交平台專頁,發現該組織簡介聲稱「透過探訪及提供維修服務,關顧社區內的弱勢社群,從而喚醒對社會事務的公民參與」,事實卻是掛羊頭賣狗肉,不時發放疑似帶有煽動意圖的帖文,詆毀特區政府的施政。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書蘭、 藍松山

例如特區政府近年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該「組織」於6月24日發文聲稱有街坊的朋友在公立醫院覆診遇上不懂英文的醫生,「大家對醫療系統逐漸失去信心是回不到過去」云云。

其後醫管局回覆大公文匯全媒體查詢時指出,醫管局過去一年未收到投訴醫生英文能力的個案,認為該帖文未提及具體詳情,內容並非事實。發言人強調,在醫管局工作的醫生,無論以何種形式聘用,均能以英語撰寫及解讀醫療紀錄;醫管局在聘用醫護人員時,會以申請者的專業資格、臨床經驗、個人品格及語文能力作為綜合考慮因素。

這些在社交平台上時常出現的針對社會議題的群組,往往成為「軟對抗」的大本營。例如香港商舖結業,網上立即出現一個所謂「全港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起初上載結業的連鎖店等,漸漸帖文開始滲入政治言論,例如將特區政府形容為「傀儡政權」,並聲稱香港近年經濟「未好過」云云。這與香港今年首季經濟增長3.1%的現況嚴重不符。

2023年,律政司向法庭申請禁制令及臨時禁制令,以禁止四項與「港獨」歌曲《願榮光歸香港》有關的非法行為,包括在網上傳播該歌曲,無論是其曲調、歌詞或曲詞,意圖把香港從中國分離出去,或侮辱國歌,令其被誤認為是所謂香港的「國歌」。高等法院上訴庭去年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頒令禁制有關該歌曲一系列歌曲的訂明刑事行為。

然而,在禁制令頒布後,各大平台依然未即時下架有關歌曲,更有別有用心者上傳有關歌曲。在香港文匯報記者多次查詢後,「獨」歌經已再次下架。然而時至今日,Facebook等平台依然可以找到有關歌曲,「軟對抗」之火依然難以完全撲滅。

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目前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完善,但仍然要居安思危,雖然現時市民的意識整體已有增加,但風險仍然存在。部分「軟對抗」未必犯法,亦可能存在虛假和誤導性,目的是令市民對政府或中央產生負面或不理性的憎恨情緒,對此有必要以正視聽。

林定國:要用軟實力處理「軟對抗」

林定國表示,現時完善了法律制度,相信香港環境穩定,但仍要居安思危。「市民大眾亦經歷了一些教訓或不好的經驗,都會更深刻體會到原來國家安全是與我們切身有關。風險會存在,亦都一定要慎防,現在香港治安好,難道你自己外出不會鎖好門嗎?同樣會做一些確保自己亦會維護自己、安穩環境的基本東西,我想這就是那麼簡單。」

對社會上仍存在「軟對抗」,林定國強調,如果是犯法的事,就不應用「軟對抗」來形容,並應由法院處理。「他說的事可能是假的或有誤導性,他有什麼目的呢?就是可能令到大家對政府、中央產生一些很負面,甚至是不理性的憎恨情緒。這些我覺得要正視,正視的意思不是『要拉要鎖』,首先是有這些情況出現,你要去糾正、以正視聽,希望大家不要受這些可能根本是虛假,或有誤導性,或純粹是情緒化,不是理性的言論所影響。」

林定國強調,要用軟實力處理「軟對抗」問題,令公眾對國家有更多正確的理解,從而增加理性基礎及對國家的認同感,市民自然不會對誤導性言論太上心。「這些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用軟實力去處理所謂這樣的事情,就是你要增加大家真的有個理性基礎,要了解我們政府做什麼事、國家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是這樣的呢?增加大家對於國家、政府的認同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