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駐印度使館臨時代辦王雷在印主流英文報紙《印度快報》發表題為《助力綠色目標—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不會傷害印度》的署名文章,文章有針對性地回應部分人士和輿論指責工程是所謂「中國對抗鄰國的『政治武器』」、對下游國家的所謂「水炸彈」「威脅」等言論和猜疑。
項目建成後助下游防洪減災
文章指出,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不追求單方面利益最大化,更不會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水霸權」不是也決不會成為中國的選項。事實上,中國一直以負責任態度和務實行動應對跨境水資源問題。中國與周邊國際河流流域國家已經簽署了50多個雙邊水資源治理條約及協議,建立了10多個以合作開發、生態保護為核心的國家間跨境流域治理機構。以瀾滄江為例,中方作為上游國家,始終就開發有關水利水電工程同下游國家保持良好溝通與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的效果,並得到各方積極評價。
文章強調,雅下水電開發在工程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相應保障措施,不會對下游國家造成不良影響。雅下水電工程並不耗水,只利用水的勢能發電。項目建成後,可以通過「雨季蓄洪、旱期放水」使得徑流在年內的分配更加均勻,幫助下游防洪減災。印度學者也曾指出,布拉馬普特拉河水量主要不是來自中國的西藏,而是來自喜馬拉雅山南部的降雨和支流。隨着工程的推進,中國會進一步公布項目的數據信息。
文章指出,中印2006年建立跨境河流專家級機制,就水文報汛、防災減災等開展合作。中方多次在突發情況時向印方提出水文數據,為印方採取防洪減災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底,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3次會晤在北京舉行,這是五年來雙方首次會晤。會晤提及雙方同意繼續加強跨境交流合作,推動跨境河流合作。中國將繼續通過既有渠道同印方保持溝通,加強防災減災合作,造福流域人民。
●外交部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