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今年5月至7月,騙徒透過即時通訊軟件,邀請一名75歲受害人加入一個投資平台,聲稱該投資平台能以低風險、高回報賺取利潤。港島總區科技及財富罪案隊總督察李健芯今日(18日)表示,受害人在過程中根據指示,在一個虛假投資網站開設賬戶,並入錢作為投資本金,而在今年6月至7月,事主透過銀行轉賬及面對面交收損失了120萬元,最後受害人在銀行轉賬時,因為出現大額交易而引起銀行職員的懷疑,最後揭發此宗騙案並報案求助。
港島總區刑事部探員經深入調查及分析,以及翻查包括「銳眼」計劃下的政府閉路電視片段,成功鎖定一個與案有關的詐騙集團,在追查騙徒下落之時,亦發現受害人即使報案後仍與騙徒聯絡,誤以為自己能夠取回被騙的血汗錢,再次把60萬現金交予騙徒。經探員苦口婆心勸說及細心查問,同時與受害人的家人溝通,受害人最終才認清了自己被騙的事實。
至昨日(17日),警方分別在北角及鰂魚涌採取行動,共拘捕兩名本地男子及一名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年齡介乎38至59歲,分別報稱無業、裝修工人及司機,當中兩名被捕的本地人士,分別負責收取受害人的金錢及協助同黨駕車逃離現場;至於被捕的內地男子,則指示兩名同黨收錢,他們已被扣留調查。警方呼籲市民,如發現身邊人士有不尋常的銀行交易或一些可疑的投資渠道,可以關心多些、問多些及了解多些,因為你的一句提醒可以緩和身邊人擬「博一博」、冀能從騙徒手上取回被騙積蓄的心態,及時作出止蝕。
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高級督察鄺子銳表示,警方留意到最近有愈來愈多騙徒透過即時通訊軟件的群組行騙,這些群組包括欺騙市民去做任務搵快錢,或者提供一些虛假的投資貼士,去引誘市民墮入投資騙局。警方呼籲,第一,如有任何不知名人士無故在通訊軟件內把你們加入一些群組,大家千萬要提高警覺,在這些群組內,無論是搵快錢、或一些提供投資貼士的群組,均會有不同的人士做媒和應騙徒,從而令大家減低及放下戒心。
第二,千萬不要在一些不知名的投資平台進行交易,因警方留意到許多投資平台,均需要在官方渠道下載,而一些並非在官方渠道下載的投資平台,特別是透過一些透過不知名連結去下載的投資平台軟件,大家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如有任何懷疑,市民應先核實其真確性,如有懷疑便不要使用。
第三,警方在過往接獲的一些騙案中,留意到不少騙徒是透過搵快錢、投資的名義去要求市民直接轉賬、過數予不知名其他人或公司的銀行戶口,其實一些真確真實的投資平台,絕對不去要求客戶把投資金額直接轉賬予一些不知名的人士或公司的銀行賬戶,如市民遇到這些情況,應立即向警方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