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賴振雄、劉妍伶)多位立法會議員認為,「粵車南下」安排將為往來兩地市民帶來更多便利,建議做好實時交通資訊發放、在口岸及市區停車場增設國標充電樁等,為旅客帶來更好的體驗。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表示,「粵車南下」可帶來三重效益,首階段「粵車」可在轉機停車場停泊,司機及乘客經香港機場轉往其他地方,有助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同樣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訪港停車場」,預計在2026年上半年啟用,有助將入境旅客帶往機場城市設施消費。第二階段讓粵車進入香港市區,可以惠及多區的零售及刺激經濟,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粵港兩地居民聯繫。

預告路面狀況 提醒司機避擠塞

陳紹雄建議政府可以發放相關資訊,例如預告某天某時段某地點,路面可能車多繁忙,提醒南下車輛盡量避免前往;此外,內地電動車使用國標充電插頭,香港則採用歐標充電制式,為滿足南下電動車充電需求,政府應在口岸及市區停車場增設國標充電樁。

口岸停車場應增設國標充電樁

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粵車南下」車主屬於高消費群體,建議香港酒店及零售業結合其南下的消費需求,通盤考慮泊車優惠、增設充電站等配套服務,並希望政府「小步快走」,在時機成熟時盡快增加「粵車南下」配額,以提振本地零售業。他並建議香港業界可借鑒內地做法,例如酒店提供「住宿換免費泊車」服務,餐廳消費贈送停車優惠等,以吸引內地人自駕來港消費。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表示,相比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粵車南下」的優點是靈活度高,更加容易掌握時間,「高鐵很方便,但始終要等(班次),抵港後又要轉車,才可以到達目的地,『粵車南下』靈活度更高,過關後可以隨時隨地駕車到不同地方,尤其是家中有長者和小朋友的家庭客,自駕遊方便一家人周圍遊玩。」他表示,有內地高才及商界人士,已開始計劃申請來港自駕遊,有人計劃駕車到山頂、維港看景色,有人則認為駕車來港有助便利往來兩地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