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7月份的所謂「貿易談判期限」未有絕對關掉大門,反而這邊揚言不打算延長,隨後又改變,如今看來8月份才是最後,但其實大家明白,只要有利於特朗普治下美國爭取更多關稅收入的,都可以改了又改。
無論如何,觀乎最新連串關稅公布後,短期政經焦點轉移。就在這場關稅戰的同時,就如4月份時一樣,同步上演的是另一場針對本身管治班子的內鬥。目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置換問題,大家都明白,特朗普心裏想除之而後快,但苦無正式渠道可行,勉強硬來,得不償失,賠上了金融市場的穩定,不划算。
屢公開要求減息不果
鮑威爾作為美聯儲主席,其職位是否真的可保,抑或如外界不斷放風,隨時真的炒掉算了?最近陸續有人選站台發言,態度上當然跟特朗普呼應,這些識時務者,俊傑與否未知,但肯定有機會入圍。
一眾有心人明眼人,馬上自動獻計獻身,近日已有相關人士發言,立場跟特朗普不謀而合。情況其實跟去年底特朗普當選時,馬上有經濟師發表跟特朗普政綱配合的大計,便是如今的白宮經濟顧問了。相信有關逼宮戲碼仍在上演中,但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做完,尤其通脹數據高於外界預期,而早前就業數據不差,更令鮑威爾有理由等數據,不必馬上減息,特朗普只能繼續公開發炮要求減息而不果。
特朗普當然並非省油的燈,繼續在美聯儲主席的人事任命上,發動持續攻擊。儘管一面否認計劃炒掉鮑威爾,但同時,已跟身邊幕僚甚至官員或議員展現,草擬了解僱鮑威爾的文書,幾邊試水溫。事實上,特朗普的說法可圈可點,沒計劃炒掉鮑威爾,除非鮑威爾有欺詐。所說欺詐,當然是指其為聯儲局總部大樓的翻新計劃花費。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
正如大家所知道,鮑威爾亦多次明言,法律上,總統不能隨意裁掉央行行長,除非有合理理由。但何謂合理,則有一定主觀成分,有詮釋的空間。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要特朗普着意要找,總可配合找到一些所謂理據,如今為修建大樓的預算問題,便正是這樣一個可能的攻擊弱點。
投資者漸形成理性預期
值得留意的是,美股道指先跌後回穩,似乎投資者深明特朗普為人,不達目的不罷休,早有理性預期形成了。對於投資者來說,暫時特朗普似乎仍忌憚再出現4月時美股匯債齊跌的惡性循環,故此,暫時看來,一切仍是正常運作居多。萬一有事,美股有反應之餘,特別留意美匯和美債,才是焦點所在。(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