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海關近日偵破兩宗涉及航空旅客販運危險藥物案,分別檢獲約1.1公斤懷疑可卡因,及12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共約350萬元,並且拘捕3人。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調查主任邱健偉今日(17日)表示,首宗是於前日(15日)揭發的體內藏毒案,海關機場課人員根據風險管理,截查一名由贊比亞盧薩卡出發、經阿聯酋杜拜飛抵本港的女遊客,當關員向其查問時,她報稱是商人,來港目的是為了採購及進行貿易,但卻未能提供有關事務的詳情及相關文件,因此引起了關員的懷疑。她隨即被帶走進行搜身檢查,期間在其體內排出部分懷疑可卡因,關員隨即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把她拘捕,案件交由海關毒品調查科作進一步調查。
截至今日下午6時,該名女疑犯已排出了69粒、共重約1.1公斤的懷疑可卡因,初步顯示疑犯收取港幣35,000元作為偷運毒品進入香港的報酬。經調查後,她已被控以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明日(1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另一宗是於昨日(16日)揭發的旅客行李藏毒案。海關人員在香港國際機場,揀選由泰國曼谷飛抵本港的一對外籍男女進行清關,期間關員發現他們的手提行李X光影像有異,打開行李後發現內裡有大量零食,但沒有其他個人物品。經詳細檢查後,關員在該些零食的真空包裝內,發現有共重約12公斤的懷疑大麻花,遂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拘捕兩人。被捕女子42歲,報稱清潔工人;被捕男子22歲,報稱侍應。據了解,被捕兩男女乘搭同一班機,報稱互不認識,但相信他們俱受同一販毒集團招攬從事不法活動。
海關會繼續根據情報分析,加強打擊販運毒品活動,同時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切勿貪圖金錢利益而參與販毒活動,不要接受任何人士聘請或委託運送受管制物品進出香港,亦切勿於未確定物品屬性的情況下,貿然協助他人運送。
海關會繼續根據風險管理的原則,重點揀選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旅客作清關檢查,確保有效打擊跨境販毒活動。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182 8080,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戶(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網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舉報懷疑販毒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