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香港文匯報記者鄒孟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實習記者 鄒孟奇 北京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昨日結束北京訪問行程後,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今次北京之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看望在京學習、就業及創業的香港青年。她表示,過去幾年,民青局積極支持不同社會主題的交流學習計劃,每年提供超過5萬個名額。其中,民青局主辦的6個內地專題實習計劃堪稱「王牌活動」,內容涵蓋文物保育、科研技術、生態及環境保育等諸多領域。近年來,申請參與這些交流項目的人數逐年遞增,且增速顯著。

她強調,只要為年輕人提供機會,讓他們親身走進內地城市,感受其發展脈搏,便能加深他們對國家高速發展的認識。

麥美娟介紹,該6個內地專題實習計劃涵蓋多個領域,包括前往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感受文化魅力,到武夷山體驗生態環保,在青島海洋實驗室探索科學奧秘,於成都熊貓基地投身動物保育,以及進入中國科學院開展科研實踐。這些項目旨在透過多元化的專題實習機會,加深香港青年對國家發展和不同專業領域的認識。

在北京訪問期間,麥美娟一行出席了「港澳青年故宮實習計劃」開學禮、「中國科學院青年實習計劃」開學禮,後續還將到四川參加「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青年實習計劃」結業禮,並與青年代表座談交流。

港青愈來愈熱衷北上實習

內地不同單位給予香港青年難得的實習機會,香港青年也格外珍惜。麥美娟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每年內地專題實習計劃約能提供100個名額,申請人數逐年遞增,今年的申請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六成。這一數據充分表明,香港青年愈來愈熱衷來到內地參與各類實習,以豐富自身知識和閱歷。

在香港青年個人職業成長與加強國情教育認同的結合方面,實習計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麥美娟表示,一系列實習計劃對港青個人成長和未來職業發展具有深遠的長遠意義。一方面,在實習過程中,港青的專業知識得到顯著增長,對專業領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到不同城市實習,讓他們能夠融入當地生活,與內地青年建立緊密聯繫,開拓了視野。這啟發他們在人生不同階段探索並明確自身發展和事業目標。

從實習香港青年的反饋來看,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國家的高速發展。一位實習生在北京僅兩周時間,就因全程使用電子支付未使用過一分錢現金,親身感受到這座城市生活的便捷,在金融、科技等方面的領先水平令其大開眼界。

麥美娟此前探望在北京就業的香港青年時,一位女同學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令其印象深刻。兩年前,這位同學在大學讀書期間到北京參加了民青局資助的實習計劃,由此愛上了這座城市,大學畢業後便選擇留下來工作,至今已近一年。這說明,實習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發掘自身才能、認識不同城市並尋找發展機會的契機。

麥美娟表示,鼓勵香港青年到不同城市走走看看,是特區政府基層工作的重要方向。特區政府將繼續加大資源投入,深化與其他團體的合作,共同舉辦更多此類活動,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親身探索的機會。

民青局六大專題實習項目

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的「港澳青年故宮實習計劃」

二、與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合辦的「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青年實習計劃」

三、與中國科學院合辦的「中國科學院青年實習計劃」

四、與敦煌研究院合辦的「敦煌青年實習計劃」

五、與青島嶗山國家實驗室合辦的「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青年實習計劃」

六、與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合辦的「武夷山生物多樣性保育青年實習計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