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會是植根香港的世界級體育組織,一直支持國家舉辦的大型地區及國際綜合運動會。今年底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以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運會(殘特奧會),馬會出錢又出力,支持香港賽區及廣東賽區的賽事,連場活力澎湃的運動比賽,體現馬會對國家體育盛事的支持。
全國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是國家最高級別及規模最大的綜合運動會。今年,粵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辦全運會及殘特奧會,為粵港澳大灣區在推廣體育精神、促進健康和共創共融方面,帶來獨特機遇。
十五運會將於今年11月9日至21日舉行,其中,馬術項目將於今年11月10日至19日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行。殘特奧會將於今年12月8日至15日舉行。
香港賽區承辦全運會八個競賽項目,分別是籃球(男子22歲以下組)、場地自行車、擊劍、高爾夫球、手球(男子)、七人制橄欖球、鐵人三項及沙灘排球,以及一項群眾賽事活動─保齡球。
殘特奧會方面,香港賽區承辦四個競賽項目,分別是殘奧項目硬地滾球、輪椅擊劍和乒乓球(TT11組),以及特奧項目乒乓球;大眾項目則為輪椅舞蹈。
香港賽區唯一「合作伙伴」
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合共審批撥款4.5億港元,支持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香港賽區籌辦賽事,體現馬會對國家體育盛事的支持,以及與香港特區政府共同推動體育發展的堅定承諾。馬會是香港賽區的唯一「合作伙伴」機構,贊助屬最高級別。
馬會支持的項目主要包括義工服務計劃、全港社區及學校推廣活動,以及為弱勢社群和青少年安排觀賽體驗等。此外,秉持「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約100名馬會義工隊成員將在接受培訓後出任團體義工,為關愛社會出一分力。
馬會主席利子厚表示,馬會作為愛國愛港的世界級體育組織,一直積極助力國家體育強國建設、服務國家發展所需;馬會深信十五運會合作不但可進一步加強大灣區的融合,更可透過體育運動盛事推動制度創新。
支援廣東賽區及馬術賽事
另一方面,馬會支持在廣東賽區的官方活動、義工服務、賽事宣傳推廣等工作。同時,馬會憑着舉辦世界級馬匹運動賽事的豐富經驗,支援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辦的十五運會馬術賽事,重點圍繞場地設計、馬匹福利、反興奮劑、馬房管理、賽事服務保障及宣傳與社區活動共六大範疇。馬會已撥款五千萬元人民幣,以支持上述各項籌備工作相關的捐贈和資源需求。
換言之,本屆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馬會共撥款逾五億港元,支持港粵兩個賽區的賽事;同時作出技術支援,可說是出錢出力。
一如過去嘉許於2024巴黎奧運及殘奧、2022杭州亞運及亞殘運奪取佳績的運動員,馬會今次也透過贊助香港體育學院推出的「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設現金獎,表揚在十五運會及第十二屆殘運會勇奪獎牌的中國香港運動員。
2008年京奧 提供場地後勤
其實,馬會支持國家體育盛事,有跡可尋。2008年北京歷史性主辦奧運會,香港協辦當中的馬術項目,馬會當年斥資12億港元,為北京奧運及殘奧會馬術比賽提供場地和後勤設施。馬會其後獲頒「北京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重要貢獻機構」殊榮,以表揚貢獻。
奧運馬術賽事後,馬會同年即2008年成立了香港賽馬會馬術隊和青少年馬術隊,培育香港精英騎手。馬術發展計劃其後進一步優化,包括成立「香港馬術精英計劃」,為騎手及殘疾人馬術騎手,提供高質素的訓練及專業支援服務。馬會亦與中國香港馬術總會及香港體育學院合作推出「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馬術發展計劃」,支援年輕騎手,培養未來人才;於2022年,計劃進一步擴展,並成立香港賽馬會馬術隊(內地),以支援駐內地有潛質的香港年輕騎手。
另外,馬會支持2010年廣州亞運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多項國家體育盛事。廣州亞運會後,馬會在從化區的馬術比賽場地興建從化馬場,將其打造成世界級馬匹訓練設施。從化馬場將於2026年起舉辦常規性賽馬賽事,為國家馬產業作出貢獻。
特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