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遷 吉林省政協委員 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特區成立28周年慶祝酒會上致辭,總結了本屆特區政府在安全、經濟、民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提出未來將聚焦三項重點工作: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着力改善民生,強調香港寧願做艱難的改革者,都不能做安逸的停滯者。

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國際環境,香港須以更具前瞻性的布局,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將安全根基夯得更深、織得更密,方能確保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國際資本信心回升。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終結了香港在國家安全方面的「不設防」狀態,推動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轉折。2024年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更使香港的國安法治體系全面形成,有效遏制反中亂港勢力,為「一國兩制」實踐保駕護航。根據統計,香港在《2024年法治指數》的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繼續排名第六,並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23,整體排名維持高位,彰顯「一國兩制」下香港法治的韌性與活力。

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是香港經濟動能與發展格局的戰略升級,以「一國兩制」賦予的獨特優勢為杠杆,撬動與深圳乃至整個大灣區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為引擎,與深圳河對岸的科創企業形成「雙城共振」,構建高效協同機制。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拚經濟、謀發展,幫助企業升級轉型,拓展內外銷市場;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開拓新市場、新機遇,強化全供應鏈服務,做大、做深區域貿易,抵消過分依賴單一市場的貿易風險;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擴大數字貿易,推動本地企業發展,同時引進技術和產業,繼續搶人才、搶企業,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民生方面,特區政府針對房屋、醫療、環境衞生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改善市民、特別是基層居民的生活條件。目前香港的住房難仍是痛點,青年向上流動的通道亦需拓寬。以房屋政策為例,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三年後,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由6.1年下降至5.3年,特區政府打出的一系列房屋政策「組合拳」初見成效。同時,特區政府亦已正式向立法會提交《簡樸房條例草案》,堅決清理租賃市場中的劣質「劏房」,力求改善這一香港社會的頑疾。此外,以智慧創新推動醫療服務升級,緩解系統壓力。更需優化教育及職業培訓體系,為青年搭建多元、廣闊的舞台。上述工作都充分體現本屆特區政府銳意求變、敢於破局的改革精神,下定決心去解決這些難題,需要的正是「事不避難」的擔當,亦是特首要做「艱難改革者」的真實寫照。

香港回歸祖國後歷經二十八載春秋,每一次騰飛,都需要務實求變的精神,以「事不避難」的決心,改善民生,促進發展,開創未來。正如李家超引用的清代彭端淑《為學》中的語句:「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道出了改革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