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源世創家族辦公室(香港)第一副總裁 黃偉豪
特區政府政策近年推動環保服務行業變革,尤其都市固體收費政策自2024年4月1日生效後,顯著增加了公共部門在處理及回收服務上的支出。這一政策調整為整個環保行業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碧瑤綠色(1397)為香港環保服務領域重要企業,市場憧憬其可借助政策東風,擴大市場份額。《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設定的2035年實現零堆填目標,也將持續驅動行業朝着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向發展,為集團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去年多賺逾14% 積極拓綠色科技
實際上,碧瑤綠色過去業績穩健增長。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03億元,同比增長11.84%,展現出不俗的業務擴張能力。歸屬母公司淨利潤達到5,385.60萬元,同比增長14.32%,基本每股收益為0.13元,盈利能力增長明顯。其中清潔業務作為集團核心業務,收益同比增長14.2%,達到約20.868億元,佔總收益約80.1%,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在業務拓展方面,綠色科技業務成效顯著。公司大力發展綠色科技業務,取得一系列成果。智能回收系統、智能廚餘回收機及智能磅等綠色科技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政府機構、公營及私人住宅、商場、大學、醫院、大型展覽場館等多個領域。憑借這些創新產品和技術,公司贏得環保署的智能合約,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還為公司開闢了新的盈利增長點,進一步鞏固了在環保市場的地位。
最新集團宣布成功中標香港政府海事處一份為期3年,總值約1.5億元的「香港東部水域海上垃圾清理及處理服務」合約。
據此,集團將自2025年10月1日起,於香港東部水域(包括但不限於維多利亞港、中環、上環、銅鑼灣、尖沙咀、油麻地、長沙灣、筲箕灣、觀塘、西貢、吐露港及大埔等地區)提供全面的海上清潔及船隻生活垃圾收集服務。以集團現存未到期的合約總額中,有約22.9億元的價值將於今年底前確認,相信其業績可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估值吸引 惟需留意交投較疏落
以碧瑤綠色目前現價市盈率及股息率分別約5.5倍及5.4厘來看,整體估值吸引,投資者不妨作中長期部署。惟另需留意,股份交投相對較為疏落,投資者在買賣時亦宜多加關注。(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