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7月16日,第35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今年書展以「飲食文化·未來生活」為主題,40多家內地出版單位組成的參展團攜近2萬冊精品圖書參展。從政治理論思想著作、重大國家出版工程到珍貴抗戰史料,從應景的飲食文化寶典到前沿的科幻漫畫IP,再加上川劇變臉、長嘴壺茶藝的現場演繹,這場兼具思想深度與煙火氣的文化盛宴,正等着香港讀者赴約。
精品薈萃,觸摸文明脈搏
走進540平方米的內地展區,彷彿穿越一場文明之旅——四川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紋樣與活字印刷字盤交相輝映,「文明之脈・出版之光」的設計主題在這裏變得可觸可感。
展區內,習近平總書記著作及相關學習讀物的繁體版、簡體版、英文版立體陳列,形成一條貫通思想與實踐的長廊——從全景展現治國理政方略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四卷),到蘊含早期實踐哲思的《之江新語》,從詮釋全過程人民民主精髓的《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到擘畫全球互聯互通的《習近平談「一帶一路」》,這些承載時代命題的經典之作如燈塔矗立。
它們既是解碼當代中國發展邏輯的權威讀本,更傳遞着堅定道路自信與共榮天下的天下情懷,讓讀者在書卷中感受到引領時代前行的強大思想力量。

《復興文庫》《儒藏》《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等重大出版工程成果厚重陳列,隨手翻開一頁,盡顯中國出版的深厚積澱與原創實力。「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重磅獎項的獲獎圖書集體亮相,如同一串閃耀的文化勳章,標註着內地出版的高峰品質。
特別設立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區,通過《靠山》《陷京三月記》等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感染力的作品,帶讀者重回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飲食文化展區「墨香飯香」交織,《中國飲食文化概論》解碼「吃的哲學」,《故宮貢茶圖典》則以珍貴圖像講述皇家茶宴的雅韻。原創漫畫展區活力四射,「劉慈欣科幻漫畫」開啟星際漫遊,「哪吒」混天綾舞動,「長安三萬里」盛唐風華再現,配合豐富文創,將數字時代出版的創新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四川展區「圈粉」,巴蜀煙火漫香江

126平方米的四川主題展區,以「巴蜀文脈潤香江,川港書韻共流長」為主題,成為展場焦點。四川十年出版成果在這裏「立體綻放」——既有主題類、少兒類出版物,也有數字融合產品,並巧妙融入蜀綉、竹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
現場化身「四川生活美學秀」,川劇變臉的神奇莫測、長嘴壺茶藝的行雲流水輪番上演,川菜、川酒、川茶的獨特韻味與憨態可掬的熊貓文化圖書、文創產品相映成趣,令香港讀者沉浸式體驗「天府之國」的魅力。
川港「熊貓文化」聯合推廣戰略合作簽約、《蘇東坡美學漫步》新書首發、「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分享會接連舉辦,為川港文化交流注入澎湃新動力。
深度對話,書香連接心靈

書展不僅是閱讀盛宴,更是思想碰撞的文化派對。
作家徐則臣攜文字世界,與讀者共話時代洪流中的人生百態;《粵食記》作者「三生三笑」暢聊「飲食江湖」,從早茶點心揭秘至盆菜文化;科幻作家嚴曦則開啟「宇宙腦洞」,引領讀者踏上探索未知的思維之旅。
新書發布區藏着不少文化驚喜,當代中國出版社推出葉靈鳳《尋古中華》《名畫之旅》,喚醒古都文化記憶;燕山出版社攜「中都三部曲」之《春雷引》,邀讀者深入歷史情境。最令孩子們雀躍的,當屬廈門外圖凌零圖書策劃的木偶劇《李白——鐵杵磨成針》《水滸傳——大名府》,精彩表演引得小觀眾目不轉睛,掌聲與歡笑中,童真與書香完美交融。
從深邃的思想著作到鮮活的煙火菜譜,從千年的巴蜀古韻到浩瀚的科幻圖景,書展的每一頁紙、每一場演繹,都在編織內地與香港深度對話的紐帶。當金沙的太陽神鳥輝映香江的璀璨燈火,當川劇的水袖拂過書展的展台,中華優秀文化於此綻放出跨越時空的奪目光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