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輯:香港文匯報記者田至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2025年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於今日(16日)正式放榜。本屆共誕生16名狀元,人數創歷屆新高,其中包括1名「終極狀元」、10名「超級狀元」及5名狀元。其中,拔萃女書院有一名女超級狀元黃穎妍取得7科5**,包括中、英、數,三個選修科物理、化學及生物,數學延伸部分亦取得5**,並且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她的父親當年亦是會考狀元黃偉強。
黃穎妍笑言自己小一至小未曾考過全級第一名,對於自己榮膺「超級狀元」感到十分驚訝。父親黃偉強為1992年10A狀元,現時任職互聯網行業,但是他未有為女兒分享考試經歷,「我經常問佢有冇嘢唔明,但佢都唔洗問我,但佢好獨立,同埋佢問我,我好多時都要搵Deepseek、chat GDP 幫手。」至於母親黃太從事律師行業,直言「我係負責整煮嘢食支持佢。
準備dse期間,黃穎妍特別注重減壓,「因為讀書沒有可能一直緊繃、整天都在讀書,所以我會煲劇、聽歌、打遊戲,還有找朋友聊聊天。」雖然中學階段遇上疫情停課,需要改為網上學習,但她認為這反而節省了交通時間,遇到問題透過電郵向老師請教,或者使用ChatGPT尋求答案,直言並沒有影響學習進度。
被問到選擇到哪一家大學升學,黃穎妍透露打算在香港讀醫科,但未決定選擇港大還是中大,因對科學有興趣,並通過義工經歷深入瞭解了醫療行業,例如幫助低收入家庭兒童、長者,或者學習傷殘疾或者治療,學會了如何去跟不同的人互相溝通,不是理解不同的人。
她舉例,中學期間曾到多家醫院實習,甚至獲准進入手術室觀摩手術。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醫生的辛苦與價值。「雖然整天都要在手術室,不能吃東西,但我覺得也是值得,因為當你看到一些病人。」她感激醫生們的悉心指導,讓自己得以跟隨看診、觀摩手術,獲得寶貴的一線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