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入境處一直密切留意非法勞工的趨勢,並適時採取具針對性的執法行動,打擊不同行業的非法勞工。近期,入境處留意到有疑似非法勞工,透過租借他人的知名外賣平台賬戶,從事送餐取酬,他們大部分俱為持「擔保書」人士,即俗稱持「行街紙」的免遣返聲請者。為打擊有關不法行為,入境處特遣隊透過情報分析,鎖定一些非法外賣員活躍的地區,例如油尖旺、中西區的商業區域展開行動。
入境處特遣隊副指揮官梁梓聰今日(15日)表示,由今年6月杪至今共進行多次代號「光影」的反非法勞工行動,在整個過程中共拘捕15人,當中包括8名非法外賣員和7名賬號持有人。該8名被捕的非法外賣員俱是非華裔人士,包括一名土耳其籍男子,一名南非籍男子、一名巴基斯坦籍男子、一名印度籍男子及4名孟加拉籍男子,年齡介乎25至55歲。當中有7名非法外賣員在被捕前,已提出免遣返聲請,他們的聲請均不獲確立,餘下一名非法外賣員則以旅客身份進入香港並逾期逗留。被捕的非法外賣員當中,有6人是使用單車送餐,其餘兩人以徒步方式送餐。當中7名非法外賣員已被落案起訴,餘下案件仍在調查。
至於被捕的7名賬號持有人,他們俱是非華裔的香港居民,包括6男1女,年齡介乎33至52歲,均因涉嫌協助及教唆非法勞工從事外賣員工作及串謀詐騙被捕。整個行動中,入境處人員檢取了非法外賣員的「擔保書」、送外賣時使用的單車、電動單車、手提電話及銀行月結單。
初步調查顯示,賬號持有人首先會在外賣平台註冊賬號,然後把賬號借予非法外賣員使用,非法外賣員會使用賬號接單並送餐,外賣平台會把每月的報酬,轉賬至賬戶持有人的銀行戶口,賬戶持有人在扣取租金後,會轉交予非法外賣員。非法外賣員每送一個餐,大約可收取15至30元作為報酬,日薪約500至600元。被捕的賬戶持有人,每月會向非法外賣員收取3,000元租金。入境處會繼續調查和搜證,假如發現有證據顯示有人處理可公訴罪行的資金,或串謀以不誠實手段去行騙牟利,處方會索取法律意見,不排除會以更嚴重的指控追究涉案人士。
梁梓聰指出,雖然外賣平台已加強核實外賣員身份的程序,包括設動態人臉識別、引入多重認證等,但仍有不法之徒被入境處發現及拘捕,證明了外賣平台仍有改善空間。入境處會持續與外賣平台溝通,要求他們加強核實的程序,杜絕非法外賣員使用他人的賬戶。
根據入境條例第38AA條,非法入境者受遣送離境令或遞解令人士或逾期居留人士,均不得從事僱傭工作,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3年。若有人把外賣平台賬號交予非法外賣員使用,亦等同協助及教唆非法外賣員從事僱傭工作,同樣要面臨刑責,因此市民不要因一時貪念而以身試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