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徵收50%高額關稅的巴西將目光投向亞洲,關注東南亞市場。圖為巴西民眾發起反特朗普示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連日致函多國,宣布8月1日起徵收所謂「對等關稅」,面對關稅戰亂局,全球多國正尋求互相合作,減少美國關稅影響,甚至可能將美國剔除在外。《紐約時報》周日(7月13日)報道,遭徵收高額關稅的歐盟等美國盟友,已尋求加強貿易合作,為新的「無美國貿易體系」奠定基礎,設法令其不再圍繞日益變化無常的美國而運作。

彭博通訊社報道,歐盟準備加強與其他同受美國關稅戰衝擊的盟友合作,包括加拿大和日本。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日與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晤,希望推進雙邊貿易合作,「當經濟不確定性遇到地緣政治動盪時,夥伴必須更緊密地團結一致。」普拉博沃也表示,印尼已準備好進入歐盟市場。

加墨巴西關注東南亞市場

想要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戰,多國都認為加強彼此合作是長遠之計。今年2月以來,歐盟一直努力促成新的貿易協議,亦深化多項現有協議。英國正式脫歐數年後,與歐盟關係趨於緩和。加拿大也與歐盟深化貿易關係。歐盟還致力與印度、南非,以及亞洲和南美洲多國加強貿易合作。

不少國家與歐盟想法一致。馮德萊恩早前表示,歐盟考慮與包括日本、澳洲和越南在內的11個國家,籌組新的貿易集團互通往來,美國並不在其中。加拿大也設法與東南亞國家拉近距離,遭美國政府揚言徵收巨額關稅的巴西和墨西哥,也將目光投向亞洲,關注東南亞市場。

《紐時》:與美磋商困難重重

《紐時》分析指出,特朗普一味推進關稅政策,盟友與美國的貿易協議磋商困難重重,處處遭到針對。如今許多美國的貿易夥伴都認識到,積極擴展美國以外市場、加強多邊合作,是應對關稅戰的唯一選擇。馮德萊恩周日也含蓄地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在困難時期,有些人會轉向內部,製造孤立、挑起分裂。對於貿易夥伴,歐洲永遠歡迎你們,你們可以信賴歐洲。」

多名歐洲政商代表指出,特朗普在貿易協議磋商中態度咄咄逼人。歐亞集團歐洲事務董事總經理拉赫曼直言,是特朗普正在利用關稅威脅的不確定性,試圖迫使貿易夥伴讓步。歐洲議會對美關係代表團團長貝尼菲更批評:「特朗普試圖分裂和恐嚇歐洲。」

布魯塞爾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齊爾克高指出,面對關稅威脅,包括美國盟友在內各國未必只是簡單加強合作、排除美國,他們還有可能更進一步,在貿易領域聯手對抗美國,「大型經濟體完全可以考慮協調針對關稅戰的報復措施,聯合起來能讓各國擁有更多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