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黃子龍)據新華社訊,《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2025年2月8日)》,當中在以嚴格公正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中提到,加強涉外和涉港澳台審判工作。多位香港法律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是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契機,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愈來愈多的「中國方案」令世界看到和平發展共贏的可能,而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可以在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大局中,將擔當更重要的法治角色,香港業界要發揮歷史主動,堅守司法制度與法律服務的高質素,並集合力量做好國際交往合作,推動多領域法治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律師陳曉峰表示,從目前的國際形勢可見,如果一些國家只顧發展自身,而不顧其他國家的存亡,那麼則會難以產生最好的協同效應,為了各國人民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優勢,香港法律界應該採取歷史主動,優化國際法律法規,讓大家能暢順地做更多國際貿易,減少爭端。
另外,粵港澳大灣區司法交流合作目前做得非常好,再更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有望把國家好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多個國際機構推向世界,包括在香港的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以及預期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面展開工作的國際調解院總部。
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重要契機
身為執業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司法交流合作方面,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是促進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她認為,通過加強司法交流合作,能夠消除三地在法律規則和司法機制上的差異障礙,為大灣區內的跨境投資、貿易、金融等各類經濟活動提供更加穩定、公平、透明且可預期的法治環境,進一步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鞏固香港與內地在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緊密聯繫,實現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江玉歡續指,加強涉外和涉港澳台審判工作,對於香港而言,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契機。她期待香港的司法機構能夠積極參與到相關工作中,與相關地區的司法部門密切協作,為國家的繁榮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執業大律師何淑瑛表示,香港除了鞏固自身提供高素質爭議解決服務外,更進一步的目標是協助國家提升在國際爭議解決領域的話語權。當香港的國際調解院、國際仲裁中心等機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與認受性不斷提高時,亦同步強化了國家在爭議解決及規則制定方面的影響力,這將是香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她強調,香港未來首要任務是堅守司法制度與法律服務的高質素,維護這塊「金字招牌」,同時須持續推進國際化,包括維持中英雙語的司法體系,並不斷開闊國際視野,擔當國家與世界的橋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