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求職騙案數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50多歲的家庭主婦陳女士(化名),2024年12月被騙徒透過WhatsApp加入一個電商群組,對方誘騙她做「刷單賺佣」,最初她有小量回報,之後被騙徒誘騙不斷投入資金,才能完成下一個任務賺取更多佣金。結果在十多天內,她以轉數快及櫃員機分24次轉賬到騙徒指定戶口,總計損失逾230萬港元,因為她多次大額轉賬,戶口被銀行暫時凍結,她才驚覺受騙。

每次回佣50元 最初日收逾千元

陳女士透過視像講述受騙經過時指出,對方聲稱是某超市品牌的工作台,誠邀她對貨品「刷單」,在該任務下,對方每日會發布一貨品名稱,陳女士需在20分鐘內,在該超市的App內對貨品刷單,完成後拍照截圖傳予對方便告完成。每次任務有50元回佣,由早上到夜晚約有30多個任務,最初日收約一千多元。因為騙徒聲稱的超市品牌「信得過」,加上對方一步步、循序漸進地講解看似有實質性的任務和工作,令她放下戒心。

陳女士指,其間曾有一刻懷疑,詢問對方的實質業務地址,但對方卻稱只有網上業務,並指很快便可連本帶利取回金錢,藉此給予她信心。印象中,陳女士自覺已完成約40項任務,最基本的任務並不難,惟中間卻夾雜一個「盈利」任務,若不選擇完成,其後的任務便無法參與。當完成任務的佣金達到約2萬元時,她開始要求取回金額,卻被對方指由於金額較大,需要先作測試,首筆發放的金額約二千元,成功後再分三次發放全數金額。

「無咁大隻蛤乸周街跳」

其後對方以陳女士操作錯誤,需要修復數據為由,在她的戶口內抽出35%的金額作補救。陳女士說,隨後她即使已小心翼翼操作確保沒有犯錯,騙徒都會以相同藉口阻撓她取回款項。她說:「有一次對方表示可以發回金額,其後又稱平台網絡被入侵,因此未能兌換金錢。」

此外,對方又聲稱如不進行下一步操作,戶口內的所有款項便會化為烏有,令她不斷加碼投入,終損失全部積蓄。陳女士說:「為了這件事,我感到焦慮和不安,又怕家人知道為我擔心,希望我的受騙經歷可以警醒他人『沒有咁大隻蛤乸周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