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蔡學怡)香港海洋經濟發展聯盟啟動禮暨圓桌會議於今日舉行,探討海洋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及其對香港經濟的貢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本次圓桌會議作主旨演講時表示,海運及港口業務在2022年對本地生產貢獻為4.2%,佔全港就業人數2.1%;2023年本地捕撈漁獲及海魚養殖產量約為8.7萬公噸,總值約24億元,反映出海洋經濟行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謝展寰表示,特區政府各政策局都在自身專業範疇中推出各項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針對性措施。環境及生態局亦積極地持續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未來工作內容包括進一步保護海洋生態,加強水環境管理,推動漁業及可再生能源發展等。

海洋經濟發展聯盟召集人、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在致辭時表示,聯盟將匯聚政府各部門、企業、學術機構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海洋經濟相關項目在香港落地,促進香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聯盟平台,各方可以共享資源、信息和技術,同時與政府搭建恒常化溝通平台;聯盟還鼓勵並支持海洋經濟領域的創新,推動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
海洋經濟發展聯盟副召集人、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在致辭時指出,香港海洋經濟的潛力不僅限於海運和港口業,還有多個值得深耕的領域,例如提升先進養殖技術、發展休閒漁農業、發展濱海旅遊、休閒漁業及遊艇業等,這些都有望成為香港的新亮點。「我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做好海洋經濟相關的工作。」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