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健輝

2025年5月28日,我受邀與曾參加過廣東省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簡稱東深供水工程)初期建設的部分老同志,專程從深圳乘中巴到廣東工業大學,觀看即將赴香港演出之前的預演原創舞台劇《青春印豐碑》。這是該大學等用舞台劇形式,表現廣東省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的家國情懷。

舞台劇預演海報。作者供圖

這台舞台劇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與情感振撼,宏大的勞動場景,演員充滿力量的肢體表達,以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等類演繹,在光織中感受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赤子情懷,共同見證新時代青年傳承奮鬥精神的使命擔當。

這場舞台劇主要表現一項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國家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歷程。1963年,在香港面臨嚴重供水危機的關鍵時刻,中央果斷決策,不惜一切代價興建東深供水工程。1964年2月,該工程初期動工後,技術人員極度匱乏,在此緊急關頭,廣東工學院院長麥蘊瑜臨危請命,緊急調整教學計劃,1964年4月7日,先後派出200多名師生奔赴萬人會戰的工地。測繪設計、架線輸電、鑿山掘地、擔土打夯,演繹一首青春的交響曲。1964年11月3日,施工工地遇到超強颱風肆虐襲擊,正在沙嶺工段參加施工的羅家強同學,不慎在7米高的閘墩工作橋上摔下,頭部受重傷,經搶救無效,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舞台劇表演的核心,是當時一群年青的大學師生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在特殊年代為香港同胞解決水荒而參加建造這一生命工程,其本身就是一座精神豐碑。

舞台劇預演的一個場面。作者供圖

舞台劇《青春印豐碑》作為新時代一部主旋律題材作品,在藝術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上的成功之處,就是讓塵封的歷史「活」起來,讓崇高的精神「舞」出來,從而打動當代觀眾、鼓舞觀眾。

據悉為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激勵粵港青年報效祖國的青春力量,香港理工大學聯同廣東工業大學,於7月9日及10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演出了兩場這一舞台劇,共吸收逾一千名政界領袖、社會賢達、兩地師生、校友及公眾人士出席,一同感受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震撼人心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健輝,男,祖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曾任廣東省東江一一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等職務。現已退休,居住鵬城羅湖。其紀實文學作品曾在全國、廣東省、深圳市獲獎。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