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為配合坪輋路供水路線改道至新鋪設的臨時喉管,水務署於前日(12日)動員約200人進行相關喉管接駁工程。水務署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經過團隊通宵努力,工程已按計劃完成,其間受影響區域的供水已於昨晨約8時陸續恢復正常。由於皇后山及山麗苑有大廈水缸作為緩衝,供水已於昨晨7時恢復。水務署當日早上曾收到零星個案,指用水在恢復供水初期呈奶白色或出現稍為混濁,署方團隊已隨即向有關用戶解說此乃正常現象,釋除他們疑慮。
等待接近兩個月,皇后山及山麗苑的住戶終於可以安心用水。有住戶表示:「更換了喉管,起碼喝水會安全。換喉管肯定更安心,未換喉管始終都會有憂慮。」
因應皇后山一帶住戶在食水發現瀝青,水務署花了兩星期在上游坪輋路換上臨時喉管。通宵停水和沖洗供水系統後,昨日早上恢復供水。
不過,皇后山邨居民程太反映:「完全連洗碗都不敢用,一開水喉很白,好像漂白粉一樣的白色。(開水久些一樣都是白色還是變透明?)開水一陣子都是如此。」
水務署提醒,於恢復供水初期,食水可能含有較多空氣,形成大量氣泡,呈奶白色或變得混濁屬正常,建議住戶移除水龍頭隔篩,等待水質回復清澈再裝回,或者讓食水在容器靜止,等待氣泡消散。水務署在皇后山一帶設置的28個水箱仍會一直擺放。
隨着坪輋路的新建臨時喉管已經啟用,相關使用瀝青塗層的舊有喉管遂已永久停用。水務署表示會爭取於今年年底前,以藏於地底的永久喉管替代該段外露並佔用部分路面的臨時喉管,屆時該段臨時喉管將移往其他地方重用。
為讓受影響用戶及早作好準備,水務署在進行喉管接駁工程前,一直就相關臨時食水供應的安排,與房屋署、民政事務總署北區民政處、當區區議員、鄉事委員會及關愛隊等地區人士密切溝通,以部署向受影響住戶提供適切協助。署方衷心感謝各方在跟進過程中提供協助,讓是項工程得以順利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