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倫對培育後輩不遺餘力。張小倫Facebook圖片

自張家朗在東京奧運奪金後,香港掀起一股劍擊熱潮,作為家長當然期望子女成為下一位「劍神」。「大師兄」張小倫提醒家長絕不能急功近利,皆因成功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恒的練習,而發育過程及心態也會影響小朋友劍擊之路的長遠發展。

刻苦練習非單靠天分

現時香港劍擊發展蓬勃,最能反映的就是參賽人數。張小倫憶述其年代要到中學才有學界比賽,當時只有數間名校及私校設有劍擊隊,比賽不用半天便已結束,如今則有多達數千名劍手參賽,盛況空前。張小倫指出,完善的輪選制度對劍手百利而無一害,「現在因為成績好,變相很多大學也會錄取一些精英運動員,讓學生多了一條出路,有機會一邊讀書、一邊打劍。」

家長當然會望子成龍,期望小朋友在比賽中打出好成績,甚至打入港青,但當結果不如預期時,張小倫認為家長要學會調整心態,畢竟並非每個人也有運動天分,而發育情況也會影響成績,「例如你在8歲或10歲以下的比賽,面對身形高大的劍手,人家一伸手就能刺中你,面對體形劣勢,即使再有天分也打不贏人。以我們的標準,在U14或U17前都不能判斷一個小朋友是否真正出色。」

天分與體格固然重要,但講到底,成功來自日積月累的練習。要成為「劍神」,張小倫認為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可能在練習過程中,你有空就休息(去旅行等),考試期間也暫停練習。但要打得出色,真的要花很多時間去栽培,甚至小朋友是否遇到好教練,或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是否認真,都是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