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穩定幣」概念被熱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的「炒幣」心態,包裝所謂的「穩定幣」,將其作為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針對這一新情況,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繼發布警示,呼籲投資者充分認識「穩定幣」等數字貨幣及相關創新概念的高度複雜性和波動性,樹立正確貨幣觀念和理性投資理念。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警惕利用『穩定幣』等新型概念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稱,近期一些不法機構與個人假借「金融創新、區塊鏈技術、數字經濟、數字資產」等噱頭,利用社會公眾對新型金融概念認知尚不深入的特點,通過發行或炒作所謂「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穩定幣投資項目」等方式,承諾高額回報,誘導公眾投入資金參與交易炒作。
該協會呼籲,投資者務必認清本質,高度警惕任何承諾高額回報、保本付息的投資項目;在進行投資理財前,務必通過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官方渠道核實相關機構及產品的合法資質,選擇持牌正規金融機構。
編造虛擬貨幣投資項目行騙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近日也發布「關於警惕以穩定幣等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揭露不法分子利用「金融創新、數字資產」等為噱頭,實施非法集資、賭博、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套路。深圳市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專責小組辦公室亦指,不法機構未經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利用穩定幣等新概念進行炒作,編造所謂的「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投資項目,公開虛假宣傳並吸收公眾資金,滋生非法集資、賭博、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申萬宏源資產配置策略首席分析師金倩婧認為,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和資產,不應忽視區塊鏈和穩定幣的潛在風險。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特徵,或成為不法分子的利用工具;與此同時,部分區塊鏈項目存在欺詐行為,盲目投資或引致重大資金損失,且區塊鏈項目內部的高收益項目也可能存在欺詐嫌疑。
近日,內地一家名為「DGCX鑫慷嘉」的投資理財平台「跑路」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包括北京商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該平台爆雷導致約200萬投資者血本無歸,130億元人民幣資金去向不明。從業務模式看,「鑫慷嘉」盜用海外持牌交易所名義,打着虛擬貨幣投資旗號,利用高額收益吸引消費者,其宣傳的單日收益率高達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