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到一個現象,中華文化已成為兩岸青年文化的最大公約數。」中國台灣作詞人、導演方文山在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現場表示,「兩岸同文同種、共享漢字,讀同樣的詩,穿一樣的漢服,文化的認同感才能讓年輕人更有歸屬感。」
作為嘉興西塘漢服文化周的發起人,他在兩岸年輕人對中華傳統文化從好奇到懷疑,從認同到實踐的過程方面有着深切感受。「十三年前,我剛開始推廣漢服的時候,很多小夥伴都不敢穿上街,怕被認為是作秀、博眼球。而現在公車上、校園裏,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身穿漢服的人,大家已習以為常。」
同時,他認為,年輕人應該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去重新詮釋和演繹傳統文化,比如通過影視、戲劇、設計等等,把傳統文化活化成一種新的生命。他表示,近來《藏海傳》能夠紅遍海峽兩岸,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華文化。對於兩岸青年來說,學習、交流中華文化最好的途徑就是從通俗文化入手。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莉 浙江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