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歐洲之行最後一站羅馬拜訪了國際統一私法協會(UNIDROIT),並邀請UNIDROIT在香港設立聯絡辦事處,獲理事會採納,並將於年底提交年度大會審議。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法律優勢獲得國際廣泛認可,為持續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提供重要契機,增強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的信心與支持。香港應深化國際法律交往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法律倡議,推動法律創新,助力國家提升國際話語權,在全球法治建設上貢獻香港力量。
香港作為國家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地區,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法律制度,並以中英雙語運作,讓香港成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門戶。而且,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嚴謹成熟,跟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法律同屬一系,也與國際商業交易規則相接軌。例如,香港將《貨物銷售(聯合國公約)條例》轉化為本地法例;香港的仲裁法律也以《紐約公約》和《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商事示範法》為基礎。這些都是香港法律制度國際化的最佳證明。香港在區域法律合作亦扮演着重要角色。2017年,香港與東盟簽署了《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並於2022年成為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AALCO)區域仲裁中心的所在地。
這些成就突顯了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合作平台的價值,且香港優勢顯著,包括國際化的法律環境以及與內地和亞太地區的緊密聯繫,都使香港成為UNIDROIT亞太區聯絡辦事處的最佳選擇,將有助其在亞太地區推廣工作。
如今特區政府主動出擊,向國際社會介紹香港法律服務和仲裁制度的優勢,積極進取的態度與工作值得肯定。近年來,香港已吸引多個國際法律組織進駐,例如海牙國際私法會議(HCCH)的亞太區辦事處、國際調解院總部等。這些機構的進駐不僅是對香港法治環境的加持,香港作為促進國際法律法規對接的「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功能更彰顯。
香港若成功爭取UNIDROIT設立聯絡辦事處,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為香港的法律人才提供更多國際化參與機會,提升國際視野,促進國際合作交流。
未來,香港應把握機遇,用好國際法律組織平台深化國際合作。例如在積極參與各組織的活動同時,推動本地法律人才到該些組織進行實習、交流以至借調,在提升國際視野之餘,也讓香港的法律人才有機會參與國際法律事務。
同時,香港應利用其雙語普通法制度的優勢,在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法律創新,協助爭取將國家標準提升為國際標準,不斷增加香港法律服務的國際化、豐富性及多樣性,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中東、東盟等新興市場國家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支持,提升香港和國家的影響力。
此外,特區政府與法律界應通過定期舉辦國際會議、研討會等活動,向全球推廣香港的法律服務優勢。例如,今年12月的「香港法律周」將成為重要的示範,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亦會參與,期間也有半天的HCCH專題活動,通過與業界共同探討重要法律議題,將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際法律界的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