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暴雨期間,小孩面對大雨來襲,表情甚為「肉緊」。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昨日雖未如預測的再出現惡劣天氣情況,但香港天文台表示,受到熱帶氣旋「丹娜絲」的殘餘及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天氣仍然不穩定。由於雨區有個別發展,當強雷雨帶經過時會令到雨勢增強,天文台會密切監察天氣情況,發出相應暴雨警告信號。

港處雷雨區間 昨早雨勢比預期弱

被問及昨日天氣未如預測般惡劣,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沈志泰表示,昨日上午最大雨區域在廣東東部,珠江口以西亦有驟雨發展,香港剛剛處於強雷雨區之間,故昨日上午的雨勢比預期弱。

他表示,熱帶氣旋在登陸之後,其殘餘仍然帶來不穩定天氣,過往亦曾發生,需要視乎其他氣象因素。昨日上午,「丹娜絲」的殘餘漩渦中心的確很接近香港,而雨區發展在其殘餘的中心或外圍都可以發生,雨區的走向及落點始終存有較大隨機性。今次「丹娜絲」登陸浙江之後,減弱為低壓區,其殘餘繼續接近珠江口一帶,加上受其與活躍西南季候風的影響,令華南沿岸和南海北部有驟雨及雷暴。

沈志泰坦言,暴雨的預測與熱帶氣旋的預測有分別,熱帶氣旋影響的範圍較大,而驟雨的發展範圍未必有這麼大,但走向有較大隨機性,而以現今科技水平,預測暴雨出現的位置及時間有一定限制。

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一般颱風的雨帶分布較均勻,相對容易預測雨量,惟「丹娜絲」已減弱為低壓區,雨帶分布相當隨機,即使天文台綜合數值及人工智能模型仍難以預測。他相信天文台在預測雨勢前已綜合多份客觀報告,今次情況亦事件反映在極端天氣下,現今科技要掌握天氣及極端暴雨的難度相當高。

根據香港天文台預測,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今日仍會有驟雨及雷暴,而隨着高空反氣旋增強,廣東沿岸下周初至中期天色好轉,日間酷熱,但有幾陣驟雨,預料高空反氣旋會在下周後期減弱,而一個廣闊低壓區會為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

香港今日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初時驟雨較多並有幾陣狂風雷暴,下午短暫時間有陽光,氣溫介乎攝氏27度至33度。明日部分時間有陽光,有一兩陣驟雨,日間酷熱,最高氣溫達33度。下周仍有驟雨,後期局部地區有雷暴。

另外,渠務署前晚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截至當日晚上7時,共確認6宗水浸個案。集中在新界西北區,昨日未再有水浸情況。有網民在渠務署的社交平台留言,感謝該署超前準備,巡查及清理渠道,指其工作出色,以往在世紀暴雨中水浸的黃大仙未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