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盛夏,7月20日起,還將進入為期30天的三伏天。三伏天適合鍛煉嗎?悶熱天氣下,運動需注意什麼?
炎炎夏日
如何安全運動?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漓:夏天溫度高的時候,人體的整個代謝活性也是偏高的,實際上是比較適合運動的。首先要防止運動風險,在安全的基礎上再去談效益。
專家介紹,人們在炎熱天氣下鍛煉時,補充水分、散熱降溫、控制好運動時間是三項需特別注意的保護措施。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高溫天氣下最重要的就是補水。高溫天氣下運動,體溫比較難降下來,身體會出汗,幫我們降溫。
專家介紹,用體重下降去衡量出汗情況:
體重下降超過2%,就開始頭暈眼花,說明大腦開始缺氧、缺血;
超過5%,5%~7%,人可能出現熱休克,是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的症狀,必須快速降溫補水。
如何補水最有效?
專家介紹,飲水的溫度適宜、不只喝純水、運動的前中後期都注意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運動員為了在高溫下能提高成績,會在比賽前1到2個小時開始補水。低滲或等滲的糖鹽水是最容易被吸收的。0.9%的氯化鈉,也就是不到1%的鹽,再加不超過5%的葡萄糖,配糖鹽水,給身體補充一定的鹽分和能量。從運動開始,每10分鐘到15分鐘,喝100毫升到200毫升。因為人體消化系統對水的吸收有一定的速度。大多數人都是一個小時最多只能吸收800毫升。推薦喝10℃到20℃左右的冰水,既不至於讓毛細血管快速收縮,又能保證有一定的血液接觸到這樣的溫度,血液才能快速冷卻。
暑期來臨
青少年如何科學運動?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不論春夏秋冬,都建議孩子到戶外多運動。控制孩子在戶外鍛煉的時間,先半個小時叫回來,哪怕喝口水,待一會兒再出去。逐漸時間可以越來越長,最多也不建議超過兩個小時。從健身效果和鍛煉效果來講,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是比較好的。
如何讓運動效果更好,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提升運動水平?
專家介紹,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設置適宜的運動規劃,要特別注意給身體留足夠的修復時間。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人的競技能力的獲得,不是在訓練過程中,而是在恢復過程中。也就是說,訓練的時候狀態是往下走的,恢復的時候狀態是往上走的,所以恢復越好,訓練收穫就越大。
專家揭秘:
專業運動員的降溫「神器」
運動後,如何科學、快速降溫?
在體育科學研究所,有一款特別的降溫裝備。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這是一個快速製冷制熱的浴池,這兩個是浴桶。一個桶裏頭可以放熱水,另外一個桶裏可以放涼水。讓運動員從緊張狀態進入放鬆狀態、恢復狀態,最好的辦法叫冷熱水浴。冷水裏頭泡一會兒,熱水裏頭泡一會兒,運動員能很快讓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下來,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提高上來,進入恢復狀態。
專家介紹,專業運動員高溫天氣下運動後,進行冷水浴的水溫,通常控制在10℃左右。
對普通運動愛好者來說,也能採取冷熱水浴的方式給身體降溫嗎?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建議從能適應的溫度,從低溫開始,拿手先試試。能適應的低溫,和覺得比較舒服的高溫,來五六個循環。
(來源:央視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