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 新華社
●印尼前總統梅加瓦蒂發言。香港文匯報記者朱燁 攝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記者朱燁、李暢,實習記者宛辰歌報道,10日下午,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在開幕式上宣讀了習近平主席的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蔡奇指出,要共同加強平台機制建設,推動構建多元立體的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

蔡奇表示,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此次會議,專門發來賀信,賀信站位高遠,思想深邃,為接下來的文明對話指明了方向。兩年多前,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熱烈反響和積極呼應。全球文明倡議強調文明是多樣的,主張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強調文明是共通的,主張同心同德、大道同行;強調文明是發展的,主張知所從來、明所將往;強調文明是包容的,主張對話合作、相知相親。

核心要義是求同存異 和合共生

蔡奇指出,全球文明倡議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要義是求同存異、和合共生,與世界上很多國家多元融合、共存共生的文化理念相互呼應,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高度契合。兩年多來,全球文明倡議的理念主張日益成為全球性共識,並不斷轉化為生動探索和實踐。

蔡奇強調,隨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各國人民謀和平、求發展、促合作的呼聲日益高漲,但「文明隔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維護文明多樣性、促進世界和平發展仍然任重道遠。站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我們要共同加強發展道路的多樣化探索,不斷豐富人類文明形態;要共同加強文化傳承和創新,積極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事業發展;要共同加強各國人文往來,努力營造和諧共生的交流互鑒氛圍;要共同加強平台機制建設,推動構建多元立體的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

中國應成為世界文明道德力量

開幕式上,印尼前總統梅加瓦蒂、納米比亞前總統姆本巴、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外國嘉賓先後致辭。印尼前總統梅加瓦蒂表示,作為曾參與萬隆會議的國家,中國如今已崛起為全球政治經濟的強國,其發展歷程印證了全球南方國家、或者說那些被視為邊緣地帶的群體,也完全有能力成為世界格局的核心力量。中國不僅作為政治經濟強國,更應該成為世界文明的道德力量。中國的經驗值得效仿。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則表示,中國特色和東方智慧具備普遍性,在世界各地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當前部分國家回歸「零和思維」,各地戰爭反覆上演,在此形勢下,中國高舉和平發展旗幟,以共建「一帶一路」聯通世界,以各種全球性倡議推動各國實現發展、維護安全、增進相互理解。特別是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認同文明的多樣性,為全球治理注入可持續的力量。

外國嘉賓:各國有必要攜手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會議間隙與多位外國嘉賓進行交流,他們紛紛表示,各國有必要攜手合作,共同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這是助力世界和平的關鍵所在。

在保加利亞前副議長安德雷伊·喬爾巴諾夫看來,中國組織此次大會,為各國提供寶貴的對話平台。在當今全球局勢動盪不安、地緣政治衝突錯綜複雜的背景下,他認為,保持對話是關鍵所在,必須搭建一個對話平台,即便處於衝突中的國家,也應通過對話探尋穩定世界經濟和政治局勢的途徑。

英國籍翻譯家、外文出版社榮譽英文主編大衛·弗格森表示,從故鄉蘇格蘭到「第二家鄉」中國,自己職業生涯中最濃重的一筆,是參與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和多個政府白皮書的英譯文編輯。「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一直致力於幫助世界走上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他指出,當前世界上存在兩股力量:一股是試圖製造衝突和競爭的人,另一股是努力創造和平與和諧的人。「我認為中國正引領着『全球南方』國家,向着和平與和諧的道路前進。」

本次會議主題為「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 共促世界和平發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共同主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向大會發來賀信。來自約14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等600餘人出席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