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暑假又到了,也是本欄暫時收官的時候了。本期會採用問答的方式,回應一些老師和學生時常提出的問題。
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探索利用太空的?
太空探索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冒險活動之一。從最初的曆法、天文觀測、天文導航到現代的太空探索,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二十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發現了許多星系和行星。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美國宇航員杭思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人類開始使用太空探測器探索太陽系,美國的「先驅者10號」太空探測器成為第一個飛越木星的人造物體,蘇聯的「金星13號」太空探測器成為第一個成功着陸在金星表面的人造物體。1990年,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成為第一個在太空中觀測宇宙的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發現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包括黑洞、星系和行星等。
二十一世紀初,人類開始使用空間站進行長期太空探索,空間站成為人類在太空中的長期居住地,是人類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
太空活動有什麼價值?
太空活動與衣食住行、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在「食」方面,衛星遙感技術可用於精準農業、氣象保障和漁業監測等,提升糧食安全和農業效率;在「衣」方面,航天材料的研發推動了功能性紡織品和高性能纖維的應用;在「住」方面,衛星資料服務於城市規劃、災害監測與住房安全,航天材料助力節能建築發展;在「行」方面,衛星導航廣泛應用於交通、物流和無人駕駛,提高了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太空活動通過災害預警、環境監測和公共服務等,提升了人民生活質量,如偏遠地區通過衛星實現遠端醫療和教育服務。在國家安全領域,太空技術保障了大國博弈和國防能力,同時引領多學科技術發展,奠定科技強國的戰略高地。
衛星應用的主要領域有哪些呢?
通信、導航和遙感是衛星應用的三大主要領域。通信衛星在行業通信、公眾通信、應急通信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導航衛星在道路應用和位置服務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並在自動駕駛、無人機、精確導航、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潛力巨大;遙感衛星可用於氣象監測(如風雲系列衛星)、農業監測、國土資源勘查、智能交通管理等領域。
在世界上主要有哪些衛星導航系統呢?
世界上主要有4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以及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2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RNSS)、日本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
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什麼?
我國高度重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目前,北斗系統已經實現全球組網和覆蓋,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面向未來,北斗系統的發展目標是滿足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穩定、可靠的服務,發展北斗產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深化國際合作,共享衛星導航發展成果,提高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綜合應用效益。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期待下學年與大家交流新的知識。祝大家暑期愉快!
●梁偉傑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專業發展總監,兩次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得主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由香港教聯會主辦,旨在加強支援教育界推動國家安全及國民教育。中心特別成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設有多個不同學習區,全面展示國家航天科技所取得的突破和成就,增強香港青少年對國家航天科技的認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