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明生
一跨出機艙,非洲大陸的熱浪襲人,乾淨整潔的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機場正在擴建,掛起巨型口號「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的漢字標語加上埃塞文翻譯,工程承包商是CCCC,意即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Ltd.(中國交通建設)。我問來接我的導遊,「泰山」如何翻譯成埃塞文?他說︰「不用擔心,很多埃塞人都懂漢語,埃塞前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曾留學北京,會講一口流利的中文。」
由機場駛入市區,沿途上還有大招牌,用中英文寫上「新鐵路、新生活︰熱烈慶祝亞吉鐵路開通」。這條非洲第一的現代化電氣鐵路,可謂埃塞俄比亞的新生命線,為其打通海路的正是中國資金及基建。1993年,埃塞俄比亞紅海邊的省份厄利垂亞獨立後,和中央政府爆發戰爭,最終埃塞俄比亞失去了至關重要的出海口,頓時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
23年過去,2016年埃塞俄比亞終於連接上了港口,解決了這個內陸國家的貨物海運問題,全靠中國中鐵。 連接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另一鄰國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跨越東非沙漠、高山和平原,所以叫「亞吉鐵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七成資金,總投資約40億美元。2014年5月鐵路正式鋪軌,到2015年6月750公里長鐵軌全線鋪通,用時僅13個月。2016年埃塞俄比亞遭遇旱災,就是靠這條輪血管,由吉布提港迅速將8.88萬噸救災物資運到首都。
埃塞俄比亞航空開設了香港直航亞的斯亞貝巴,11個小時直達。作為一家國營航空,埃航擁有非洲最多航點,亦是非洲大陸上增長最快,擁有最大和最年輕機隊的航空公司,去年乘客達到880萬。我還參觀了埃航總部以及其非洲最早、最大的飛航學校,才明白為什麼這家公司被形容為「第三世界中最可靠和最賺錢的航空公司」。
作為「一帶一路」在非洲的成功示範,中國已經是埃塞俄比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國、第一大工程承包商,中國對埃塞直接投資項目達1,835個,累計投資約48億美元。到了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發現不止到處都有中文標誌、中國餐廳、珍珠奶茶店、火鍋店,更多埃塞年輕人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比部分香港年輕人更為標準。據世界銀行統計,埃塞俄比亞經濟年均增長速度為10.8%,冠絕非洲,這個明日之星經濟起飛的動力,正是來自中國的投資及基建。埃塞絕對是中國實力輸出的一個最好展示窗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