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仁
很少在這個欄談非內地電影製作,近期畢彼特主演的《F1電影》實在太火,也借這裏談談這套電影。入戲院睇戲時,同行的問我,不懂賽車會否對這套電影的興趣減低?這明顯是女性角度出發,不過既然是畢彼特主演,始終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加上宣傳突出了製作特效的賣點,也就不妨一看。
認識一下賽車的背景,也算是看電影增知識,片中提到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1)是最廣為人知的賽車活動,由國際汽車聯盟(FIA)每年舉辦,屬最高規格的賽車比賽,正式名稱為「國際汽車聯盟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方程式賽車(不限於一級)更繼承了格蘭披治大賽的名號,原型出於意大利在一戰前的Itala公司推出了一種時速近200公里車的GRAND PRIX(意思就是大獎賽事),而格蘭披治大賽則沿襲其名號,也可以說成為了最早專為比賽而開發的車。
方程式賽車對於賽車的限制較多,例如一度對於渦輪增壓設備的限制等。一級方程式賽車使用單一座位的四輪汽車,為了公平性與安全性,主辦賽會會制訂賽車的統一「規格」(Formula),包括車輛的設定「公式」,只有依照規格製造的賽車才能參賽,故又有方程式賽車的名稱。方程式賽車除了一級方程式賽車外,還有二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2)、三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3)和電動方程式賽車(Formula E)。
《F1電影》被形容為一部美國運動劇情片,由約瑟高辛斯基執導,艾倫克勞格編劇,題材取自國際汽車聯盟創辦的同名賽車比賽,講述一位退隱的一級方程式車手(畢彼特飾)指導年輕車手參加比賽的故事。畢彼特是著名美國男演員及電影監製。1991年,《末路狂花》成為畢彼特從影的成名作。1995年,畢彼特憑科幻片《十二猴子》首次奪得金球獎最佳男配角及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而後又因劇情片《燃情歲月》(1994年)、《巴別塔》 (2006年)等獲金球獎最佳電影男主角和男配角提名。2007年,畢彼特憑《叛逆暗殺》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員獎,並以《奇幻逆緣》 (2008年)和《魔球》 (2011年)中出色的演技兩度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不過拿大獎還是要到2019年憑藉《從前,有個荷里活》勇奪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年過60歲的畢彼特,無論熒幕上還是私生活展現的性格來演這種不羈的角色都是絕配。他和團隊、拍檔、女性的關係都不是一般人在現實生活中能體會的,觀眾反而會更加投入。記憶中從前看大賽車題材的電影,感官一般,現在電影技術不斷進步的時代,拍賽車大片的場面也更突出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