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強表示,會適時檢討法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黃子龍)本港今年首5個月詐騙案逾1.7萬宗,當中約七成為網上騙案。立法會大會昨日討論由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提出的關於「研究訂立網絡安全法,建構完善的反網絡詐騙體系」的議員議案。多位議員建議,政府透過訂立「網絡安全法」賦予網絡平台和電訊商更多責任,堵截虛假訊息,以及加強跨地域合作,強化情報交流及專案互助等。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警方會繼續善用跨境合作平台「FRONTIER+」,邀請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擴大合作網絡,提升打擊騙案的效能。

邱達根指出,網絡詐騙大部分都是有組織集團或機構策劃。近年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訂立網絡安全及相關法規,內地、歐盟、英國、新加坡、日本、澳洲及中國澳門等地都直接制訂了網絡安全法,當中有不少共通點,包括要求網絡平台承擔更多責任和加強內容管控。

他建議特區政府加強網絡平台的責任和防禦能力,規定平台遇到可疑廣告時,必須要求廣告商提供證明有關廣告不是虛假訊息,日後如果遇到有廣告商想上載類似曾被移除的可疑廣告,平台亦有責任拒絕。

此外,政府還應規定電訊商保留原始紀錄及伺服器數據,方便追蹤虛假訊息的來源。他提到,通過內地和外國經驗得知,可以透過訂立「網絡安全法」賦予網絡平台和電訊商更多責任,堵截虛假訊息。

議員陳克勤表示,隨着科技日益進步,可生成許多模擬圖片或影片,模糊了真相及謊言的界限,他認為現時最迫切的是有效應對網上虛假資訊和詐騙活動,政府可發出停止傳播、限制賬戶,甚至直接封鎖的指令,打擊網上騙案及惡意的網絡活動。

倡與內地澳門等強化情報交流

議員陳沛良認為,為有效打擊詐騙集團,跨地域合作,強化情報交流及專案互助至為重要。警務處今年4月聯同6個國家及地區進行跨境反詐騙聯合行動取得顯著成果。他建議,政府未來不妨考慮組織、聯絡內地公安部、澳門司法警察局,甚至台灣地區的相關部門,綜合資源共同舉辦聯合會議,根據最新型的犯罪模式及犯罪趨勢進行情報交流,互相借鑒,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詐騙手法。

就政府、商、民協同戰勝網絡詐騙方面,議員陳振英指出,以金融業來說,期望金管局可以根據最新科技發展,定期更新防衛計劃內容。了解到網絡攻防模擬測試能夠有效防範黑客攻擊,目前大型銀行資源較充足,惟中小銀行資源有限,因此政府應提供統一指導和相關測試工具,協助應對網絡挑戰。

鄧炳強表示,政府正檢視電話卡實名登記制的整體運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將於下周向立法會介紹有關修例建議。除此,警方一直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今年4月至5月,「FRONTIER+」平台更首次進行聯合行動,成功識別並瓦解多個跨境詐騙網絡,共拘捕1,858人,涉及9,268宗案件,包括投資騙案在內的詐騙案。

鄧炳強:適時檢討法例

他又說,法律改革委員會正進行第二階段研究,聚焦於利用電腦網絡擴大犯罪規模的傳統罪行,例如設立仿冒詐騙網站等犯罪行為。政府會密切留意法改會的研究進展和最終建議,並適時檢討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