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近年增長迅速,無論基金規模或交投,在亞洲市場都處領先水平,南方東英昨日在韓國首爾舉辦「香港—韓國資本市場論壇」。韓國金融投資協會(KOFIA)會長徐宥錫在論壇中提到,韓國投資者在過去3年每年在港股的交易額佔約35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17日,韓國資金在港股的淨買入總額累計達到5.8億美元,使香港成為韓國全球投資的第二大目的地,清晰地表明韓國投資者將香港視為亞洲最具前景與機遇豐厚的市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韓國和香港兩大亞洲市場近年的ETF市場發展蓬勃。今年6月,韓國ETF市場規模首次突破200萬億韓元(折合約1.15萬億港元);至於香港的ETF市場規模亦屢創新高,截至6月底止,ETF及槓桿及反向市場總規模接近6,000億港元,較年初上漲13.8%,位處歷史高位。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論壇上表示,港股繼去年上升18%,今年以來也累積升約兩成,交投顯著增加,今年的日均成交額增至逾2,400億港元。上半年新股集資額已超過1,000億港元,超越去年全年數字,暫列全球首位。
陳茂波冀深化與韓金融業界合作
他指出,全球資金持續流入香港金融體系,反映國際投資者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香港充滿信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資金、資訊、人才及貨物自由進出;實行普通法制度;金融和商業規則與國際最佳標準順勢銜接;以及具有多元包容的國際化環境等。加上香港豐富多元的金融產品生態,包括各類交易所買賣產品,這些都能助力全球各地投資者,高效連接內地及亞洲市場。他歡迎韓國投資者更多關注及參與港股,並期待深化與韓國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合作,為彼此創造機遇。
陳茂波續指,香港擁抱數字資產的發展,在鼓勵創新的同時,配以適當的監管制度,推動金融創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以至便利跨境交易和支付,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香港與韓國都正在積極發展數字資產生態,雙方可促成更多交流與合作。陳茂波特別提到香港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繫人」關鍵角色,獲韓國機構投資者高度關注。
丁晨:港市場成韓投資者理想選擇
同場的南方東英行政總裁丁晨表示,韓國科技創新與經濟活力,蘊藏着巨大戰略機遇。她認為在目前充滿變化及不確定性的全球資本市場格局下,唯有擁抱科技創新、促進跨境協作、實施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方能共構穩健繁榮的投資前景。對韓國投資者而言,香港市場更是理想的海外布局選擇。她舉例說,韓國投資者近年正轉向東盟及其他區域市場,他們可借道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拓展海外配置,把握投資中國內地及人民幣資產的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