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面對日本當局持續動用國家力量意圖篡改和抹去諸如「慰安婦」制度與南京大屠殺等殘酷史實,在這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時刻,身為中華兒女,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更要從中汲取力量與教訓,以實際行動捍衛歷史正義,傳承並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與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努力奮鬥,為世界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為人類文明進步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香港文匯報今日開始推出的系列報道指出,根據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估算,在二戰期間約40萬名婦女被迫淪為日軍性奴,中國籍婦女約佔半數,日軍在華廣設逾2,100家「慰安所」。這些女性遭受了難以想像的摧殘,她們的尊嚴被殘暴踐踏,生命被無情碾碎。時至今日,登記在冊的中國倖存者僅剩7人,歷史記憶正在漸漸凋零。但令人憤慨的是,日本政府和部分右翼勢力不僅拒絕正視歷史,還持續動用國家力量企圖篡改和抹去史實,從否認「慰安婦」制度的存在,到干擾相關史料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種種行為無異於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作為戰爭的受害者,中國人民必須銘記歷史,勿忘國恥,香港亦曾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歲月,對此自然也不能缺席。近年來,中國通過多種方式守護歷史記憶,例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近日開幕,以豐富的文物、照片和情景還原,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14年艱苦抗戰的光輝歷程;中央檔案館也開放了第七批館藏檔案資料,包括4萬件抗戰專題檔案,讓公眾能夠直面歷史的厚重與真實。這些努力不僅是對先烈的告慰,更是對未來的警示。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華民族從苦難中走來,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不讓悲劇重演,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着大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時,向青少年學生強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孩子們要爭做民族的脊樑,一定要把我們國家建得強盛起來,要為全世界的和平作貢獻。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未來是屬於你們的。希望你們好好努力、奮發圖強,做一個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這既是對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也是對所有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砥礪奮鬥的激勵。

今天的中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國,山東艦航母編隊的「國之重器」雄姿,讓香港市民以至世界都無不為其讚嘆歡呼。「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我們要以史為鏡,培養青年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讓和平與發展的旗幟在全球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