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 品牌建設是企業「出海」的關鍵一環,昨日與會的企業家表示,品牌是企業走向世界的名片,不僅能提升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更能促進中外市場的互聯互通。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的橋樑,隨着國際品牌科學院的成立,將進一步完善國際化、權威性的品牌評價與服務體系,助力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開拓海外市場,同時幫助國際品牌更好地融入內地市場。
科學院成立將完善品牌評價服務體系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彭建真表示,協會於今年5月成立海外拓展委員會,通過深入的海外市場調研,為不同類型企業提供科學的出海戰略支持。委員會致力於提升中國企業的品牌形象,計劃推出一系列品牌提升方案,融入優秀的中國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彭建真強調,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的橋樑,憑藉國際品牌科學院的成立,將進一步完善品牌評價與服務體系,助力內地企業開拓全球市場,同時促進國際品牌進入內地。
全球工商聯紡織服裝商會理事長、波司登創始人高德康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匯聚豐富的產業資源、創新要素和國際化人才,為品牌全球化提供獨特優勢。他相信,未來將有更多中國企業以香港為橋樑,融入全球產業鏈與價值鏈,開拓國際市場。
中國銀行(香港)可持續發展策略總監瞿亢分享,品牌核心在於「企業做了什麼,以及做得怎麼樣」。中銀香港近年積極推廣綠色品牌,推出市場首個綠色按揭私人貸款及全球首隻投資於大灣區與氣候轉型的「中銀香港大灣區氣候轉型ETF」,並協助內地政府在港發行首筆藍色及生物多樣性綠色債券,展現品牌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新聞發言人于永生強調,創新與責任是品牌國際化的核心動力。在香港,中石化建成首座加氫站,提供全天候服務。此外,中石化連續13年在港開展沙灘清潔與郊野公園關注行動,並於香港回歸28周年舉辦免費搭乘天星小輪及快閃合唱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中國中車集團執行董事王銨表示,在香港,中車深度參與廣深港高鐵動感號及多條地鐵線路建設,未來將繼續融入大灣區發展,以優質產品與服務助力香港與內地的協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