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國與埃及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說,2014年中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領導人在雙邊、多邊場合頻繁會晤,就中埃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進行頂層設計,一致同意朝着新時代構建命運共同體目標提升兩國關係水平。

「埃中高層的頻繁往來至關重要,為兩國關係持續升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基礎是兩國對彼此切身利益的堅定支持。」埃及前駐華大使馬格迪·阿米爾說,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兩國貿易額大幅增長,中國對埃及投資大幅增加。

埃及政治經濟、統計和立法協會成員瓦利德·賈巴拉說,從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中央商務區到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泰達合作區)等,通過與中方共同建設「一帶一路」項目,埃及經濟發展得以提振。

日前,在位於紅海之濱的泰達合作區,管理人員忙着接待一批批前來投資考察的客人,廠房內工人圍着運轉的機器忙活不停,剛落成的車間正調試着從中國運抵的設備,而荒漠中圈起的地塊預示着又一座新工廠即將拔地而起……「我們去年接待了350個團組,今年熱度更勝去年,最忙的一天接待了14撥客人。」園區管理方埃及泰達特區開發公司招商部經理高瞻表示,「現在的情況已超出我們的預期。」

7月2日,德力玻璃埃及生產基地奠基儀式在泰達合作區舉行。該項目總投資約7,000萬美元,首期工程將建設一座日熔化量250噸、配備自動化生產線的高標準玻璃窯爐,未來將專注於生產高品質日用玻璃器皿,並以此為核心,打造一個集研發、製造、深加工、包裝、物流、出口於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集群。

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總局主席瓦利德·賈邁勒丁在奠基儀式上致辭說,該項目落地是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同全球,特別是同中國投資者深入合作的最新成果,充分體現了埃中兩國合作在當前政治互信與經貿協作全面深化背景下的良好發展態勢。

埃及泰達特區開發公司執行董事曹慧說,泰達合作區如今已吸引185家企業入駐,吸引投資額約30億美元,累計銷售額超過53億美元。園區已經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裝備、高低壓設備、機械製造、紡織、化工、新能源、白色家電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日前,埃及前總理埃薩姆·謝拉夫參觀了位於齋月十日城的海爾埃及生態園和位於十月六日城的捷途埃及焊裝工廠。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些項目是埃中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成果,生動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共同發展的理念,與中國合作對埃及實現工業基礎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