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去年11月推出虛擬資產指數系列,涵蓋比特幣(Bitcoin)和以太幣(Ethereum)的參考指數以及參考匯率,為虛擬資產提供可靠的基準價格,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亞洲領先數字資產中心。資料圖片

史玉寧 HashKey Group研究員/公關經理

2025年上半年,全球加密資產市場實現了從「散戶驅動」向「機構主導」的重要轉變。比特幣在月內多次突破11萬美元的高點,機構資金的大量湧入,不僅帶動了加密資產價格的上漲,也推動這一市場從投機屬性,逐步轉變為資產配置工具。在此背景下,加密概念股迎來了全新的投資機會。

Circle於6月5日正式上市,當日因股價大幅上漲多次觸發熔斷,市值一度達到500億美元,成為行業的焦點。同時,美股、港股和A股市場中與加密資產相關的股票普遍表現搶眼,顯示出市場對這一新興賽道的高度關注。

合規化成推動行業發展重要基石

回溯Circle上市當天,股價最終較發行價上漲約167%,徹底點燃了市場對加密概念股的熱情。緊隨其後,美股、港股與A股中的加密相關股票也普遍迎來大幅上漲,進一步驗證了市場對虛擬資產領域的信心與期待。2025年也因此被視為「加密上市元年」,虛擬資產的資本化進程加速推進並進一步系統化。 越來越多的虛擬資產企業選擇通過IPO、定增或併購的方式進入公開市場,掀起了一場全球性的資本競逐浪潮。Circle的上市成為虛擬資產行業資本化的重要里程碑,吸引了廣泛的市場關注。與此同時,其他虛擬資產企業也紛紛加快布局。例如,孫宇晨的Tron以TRX入股SRM娛樂,成功借殼登陸納斯達克;蔡文勝則通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金融租賃(2312),計劃打造Web3資管平台;Nano Labs發行10億美元可轉債以配置BNB等資產。此外,超過30家上市公司已將比特幣、以太坊或Solana等虛擬資產納入其財庫儲備,表明虛擬資產行業的資本化進程正從零散探索邁向系統化布局,資本市場對虛擬資產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顯示出行業正進入更為成熟的發展階段。

近期加密資產及相關股票價值的提升,主要受到合規化、機構化與技術創新三大因素的驅動。首先,合規化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石。202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加速完善加密資產的監管框架,包括香港推出《穩定幣條例》與《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美國通過《GENIUS法案》要求穩定幣儲備資產100%錨定美元或美債,並需定期審計,而歐盟的MiCA法案則促進了行業集中化發展。這些監管措施提高了市場的透明度與安全性,並帶來了「牌照溢價」,即合規平台因其安全性而更受機構投資者青睞。例如,香港《穩定幣條例》發布後,港股中的多隻穩定幣概念股逆市大漲。

機構資金持續湧入重塑定價機制

其次,機構資金的持續湧入正在重塑市場的定價機制。以貝萊德比特幣ETF為例,這一產品將加密資產納入長期投資模型,使得主權基金與企業財庫也逐漸將加密資產作為對抗通脹的工具。隨着資金結構的機構化,市場逐漸從散戶主導的投機交易模式,轉向以理性投資為主的結構性市場,並進一步強化了幣價與加密概念股之間的聯動效應。

最後,技術創新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區塊鏈技術的進步不僅提升了交易效率,還推動了資產的數字化進程。傳統金融機構相繼推出鏈上黃金代幣和債券平台等RWA的應用落地,賦予了加密企業更多的「硬科技」屬性,進一步促使其估值邏輯從金融屬性向科技創新屬性轉變。這一技術驅動的變革,為行業的價值評估體系帶來了質的飛躍。

加密資產的機構化進程並非周期性泡沫,而是全球金融體系對去中心化信任機制的制度性接納。從「炒幣」到「炒股」的投資邏輯轉變,反映出市場對加密生態價值共生的認同。在這一新的投資範式下,合規是企業生存的底線,技術決定了成長的速度,而場景落地則塑造了企業的估值高度。港股的政策紅利、美股的業務轉型以及A股的技術突破,正在共同重塑市場估值體系。未來,核心機會將聚焦於企業的合規能力、技術深度與場景應用能力,挖掘「加密價值創造者」將成為新時代的投資主題,並開啟數字金融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