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生效,對於法案生效將對香港數字資產市場帶來的變化。華夏基金(香港)數字資產及家族財富管理主管朱皓康昨日認為,首先一定會吸引更多機構申請成為穩定幣發行人,市場可以關注獲批牌照數量及發行人背景。第二,特區政府正就設立數字資產交易和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的立法建議展開聯合公眾諮詢,預計法案最快明年通過立法會正式落實,這些牌照都是圍繞着穩定幣的場外交易(OTC)及託管業務,相信屆時傳統金融市場上的銀行、券商、資產管理公司等都會在穩定幣生態圈裏重新建構,部分會更積極升級牌照或申請相關牌照。
傳統機構不參與勢被淘汰
目前包括中資券商在內的香港各家券商機構已紛紛落場進入數字資產領域,對於香港傳統金融機構在數字資產上的競爭格局,朱皓康認為這是必然趨勢,因為「不參與就會被淘汰」,在數字資產的「大潮變化」中,首先是要踏出第一步,直言「be there is important」,一定要在市場之中,然後再考慮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運作。
受惠穩定幣法案帶動,今年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揚,年初至今已升逾16%至10.87萬美元水平。朱皓康預料,未來5年整個數字資產行業將呈雙向發展,橫向發展將有愈來愈多資產會上載至區塊鏈,全球金融機構、房地產公司、私募債公司都會在公鏈上發行大量傳統資產的代幣,未來會有更多資產上鏈。縱向發展方面,料有兩個產品會有較大規模增長,其中之一是穩定幣。香港的穩定幣法案將於8月1日生效,而最近美國的「天才法案」亦進入眾議院的投票程序,歐洲的穩定幣法案於去年6月30日已經生效,所以縱向來看,未來將有更多加密貨幣及更多穩定幣在各個國家和地區推廣。
同時,主流的加密資產ETF表現亦將看高一線。他續指,去年4月30日華夏基金在港交所發布比特幣和以太幣的現貨ETF,目前這兩項產品的規模和流動性在亞洲都是最大的。另外,包括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亦發行比特幣和以太幣的現貨ETF,這個規模也是不斷創新高。隨着市場流動性增加、市場接受程度愈趨普及,以及更多機構投資者加大配置規模,單一加密資產現貨ETF的規模及流動性將持續增長。
朱皓康回顧去年虛擬資產市場表現時指出,整體虛擬資產市值按年增長近一倍,最高點達3.91萬億美元,但現時規模仍未突破去年最高位,除比特幣及以太幣外,其他幣種的價值都跌了不少。
比特幣主導地位料持續提升
他續指,去年第四季較為關鍵,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國進入「加密友好的大時代」,同時比特幣的市場主導地位於去年再度提升,目前佔加密市場總市值的53.6%,達2.1萬億美元。今年5月比特幣創新高,而上周在某些國家和地區的一些交易所,比特幣已突破新高,估計比特幣在未來整個行業裏的佔比及其市場價格仍會不斷創新高。此外,目前全球持有加密貨幣的用戶數量只有6.17億個,而每月活躍用戶更只有3,000萬至6,000萬個,反映整個數字資產生態的轉化空間仍然非常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