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宣布,於2023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協助超過1,300間海外及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這些企業在開設或擴展業務的首年,為香港帶來了超過1,600億港元的外來直接投資,創造了逾19,000個新職位。(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投資推廣署已提早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所訂立的績效指標,署方今日(7日)宣布,於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協助了超過1,300間海外及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這些企業在開設或擴展業務的首年,為香港帶來了超過1,600億港元的外來直接投資,創造了逾19,000個新職位,不僅為本地就業市場帶來實質效益,更印證了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商業樞紐。

(投資推廣署2025年中期工作報告截圖)

當中,受助企業首五大來源地如下,遍佈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市場:

(投資推廣署2025年中期工作報告截圖)

受助企業按行業分布,當中首五大行業如下:

(投資推廣署2025年中期工作報告截圖)

另外,由投資推廣署負責財務審查,入境事務處負責審批簽證/進入許可、延長逗留期限和無條件限制逗留申請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新計劃),則自2024年3月推出以來,截至2025年6月「新計劃」獲批申請有1,548宗(詳見下表)。

(投資推廣署2025年中期工作報告截圖)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在地緣政治等外圍因素挑戰下,香港有危亦有機。投資推廣署將進一步推動香港與海內外市場聯動,致力深耕歐美北亞等傳統市場,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她續指,署方的招商引資工作縱貫產業領域,匯聚政策導向,緊扣近年《施政報告》重點措施,如低空經濟、烈酒貿易、北部都會區發展等;亦協助內地企業借港出海,以及進一步推廣香港作為區域貿易與高端物流樞紐的優勢,繼續肩負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發揮「雙向跳板」、內聯外通的樞紐角色。」

劉凱旋指,展望未來,將聚焦四大策略產業:金融服務與金融科技、創科、供應鏈管理與物流,以及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署方亦致力推廣香港「可感知、可體驗」的軟實力,推動文化出海,向全球展示香港的魅力以吸引投資,帶動一連串產業發展,藉香港穩健的資本市場,協助企業資本對接,積極推廣香港作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