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面臨美國發起的關稅戰衝擊,此刻正是中歐之間需要加強合作的時候,然而歐盟卻在中歐經貿合作的過程中不斷打擊中國,破壞世貿組織規則,讓中歐經貿關係的發展受到阻力。如此行事,對中國不利,對歐盟眼下的情形也不利。針對歐盟禁止中國企業參與超過500萬歐元的歐盟醫療器械公共採購,中方的對等反制有理有據,亦合情合理。
白明認為,歐盟此舉,表明其視野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在當前的貿易形勢下,中方始終以大局為重,而歐盟似乎過於關注短期內的局部利益得失,未能充分認識到維護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局的重要性。這種短視行為,也將不利於其自身的長遠發展。
中方出台今次對等反制措施的時間點,是國務委員、外長王毅剛剛結束歐洲訪問行程。王毅此行強調中歐雙方關係的定位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合作是主基調和壓艙石,雙方應在這一框架下通過溝通妥處分歧。中歐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有着廣泛共同利益。
相關學者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王毅的表態顯示出,中方一直對維護中歐貿易合作有誠意、有善意,然而歐盟仍未放棄遏華手段,在此情況下,中方只能採取反制措施,但在反制中依然保有理智,留出了進一步商談談判的足夠空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