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團體的問卷調查顯示,不少市民認為現在海濱設施仍有優化空間,建議將九龍城區海濱連貫接通,並與尖沙咀及觀塘海濱長廊連成一線,舉辦各類型活動,打造旅遊打卡點,以提升香港國際形象。維多利亞港是香港最寶貴的天然資源,兩岸海濱景色優美,訪港旅客都爭相一睹風光。海濱長廊兼具康樂與旅遊功能,加強開發能進一步實現「無處不旅遊」,也能增加市民的休閒場所,是回報可觀的社會投資。
截至2024年底,維港兩岸海濱長廊的總長度為約29公里。特區政府又設定目標,在2028年或之前進一步將海濱長廊延長至34公里。環顧世界各地的熱門旅遊景點,不少都是依託海濱或河岸景色發展而來。例如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以及美國紐約的河濱公園,都是歷史悠久且名聞世界。
至於香港的海濱休閒地帶發展也由來已久。連接沙田和大埔的吐露港單車徑,還有尖沙咀星光大道,都是知名的休閒景點,是市民一家大小、三五知己閒暇時的好去處。而且,海濱地帶一直以來都是香港影視作品的熱門取景地,不少訪港旅客都會特意前往「打卡」。今年1月開放給公眾使用的北角東岸板道,設有開合橋及轉盤橋等多元建築元素,更為未來用新方法建設海濱長廊提供參考。
優化海濱,除了考慮傳統的步道、單車徑外,更可參考境外經驗,設球場、表演場地、模型賽車場,令市民享受時尚、趣味十足的休閒體驗,促進身心社交健康,同時打造更多旅遊景點,增加旅客承載力和優化旅遊體驗,提升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競爭力,進一步體現「香港無處不旅遊」。過去多份施政報告均提出大力興建海濱長廊,發展局日前就公布打造「活力港島長廊」及「九龍海濱長廊」的時間表,其中「九龍海濱長廊」由長沙灣至鯉魚門總長約21公里,其積極態度值得肯定。
可是,現時部分維港海濱長廊不聯通,令市民遊客無法盡興飽覽維港美景。以九龍海濱為例,九龍城、土瓜灣一帶海濱,就有部分地段被私人設施及天然地貌阻斷,要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完美無縫對接長廊,仍有待特區政府提出可行方案。
今年5月,立法會三讀通過《2025年保護海港(修訂)條例》,放寬了在維港進行小型或非永久填海工程的規定。此舉有利特區政府重新規劃海濱,透過棧道、開合橋等貫通散落不同地方的海濱長廊。對於提升海濱人流,有人還建議設空間步道、滑索、渡輪碼頭及水上活動中心等。特區政府宜積極考慮民間提出的意見建議,早日連接維港兩岸的海濱地帶,使沿海地方得以善用,為香港的休閒康樂以及旅遊經濟作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