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6%九龍城居民指海濱有優化空間 李慧琼:可公私合作推進項目
九龍半島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濱資源,惟區內多處斷點阻礙連貫發展。民建聯昨日公布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九龍城區居民認為目前九龍海濱存有優化發展空間,56.3%受訪者支持優先貫通九龍區海濱。民建聯九龍城團隊倡議打造「九龍新海濱」,針對翔龍灣煤氣調壓站、海心公園魚尾石及青洲英泥碼頭3處海濱斷點,進行重新規劃,以紅磡黃埔海濱為起點,貫通土瓜灣及啟德,連接尖沙咀及觀塘海濱長廊,打造一條連貫的海濱長廊,成為香港特色地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建議,特區政府在財政緊張下,可採取公私營合作模式,加快海濱發展進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民建聯九龍城團隊於4月至5月期間透過線上問卷及街站訪問900名九龍城區居民,並於昨日公布結果。儘管過半受訪者(58.2%)對現有海濱設施滿意,但79.6%認為仍有優化空間。
就如何發展海濱,最多受訪者選擇優先貫通九龍區海濱(56.3%),其後依次為改善道路暢達性(47.8%)、促進九龍城區經濟發展(42.4%)及引入文化活動 (36.9%)。
設施改善方面,43.8%受訪者指紅磡渡輪碼頭最需優化,其次為海心亭、海心公園(32.2%)及九龍城渡輪碼頭(31.8%)。
88.4%人信新海濱可升港國際形象
團隊早前提出「打造新海濱」倡議,建議把九龍城區的整條海濱連貫接通,以紅磡黃埔海濱為起點,中間連貫土瓜灣及啟德,最終與尖沙咀海濱長廊和觀塘海濱長廊連成一體。調查顯示,88.4%市民相信「九龍新海濱」能提升香港國際形象。
惟九龍城區現存3個海濱斷點需要重新規劃並貫通,分別是翔龍灣煤氣調壓站和碼頭設施、海心公園對開的魚尾石,以及青洲英泥碼頭。李慧琼指出,在3個斷點中的青洲英泥碼頭涉及私人業權問題,據悉該業權擁有人與政府探討意願不積極,但隨着《保護海港條例》修訂,可讓政府透過浮橋、棧道等方式貫通海濱。
倡大型活動作試驗 增水上的士
民建聯亦建議政府優化交通配套,增設水上的士。民建聯九龍城區議員潘國華表示,九龍城區海濱有很多臨時登岸梯級,相信如改善後可設立水上的士服務。李慧琼亦指,水上的士服務可加強九龍城區交通,建議以大型活動作為試驗,日後可在啟德體育園散場後,嘗試提供水上的士服務。
民建聯並建議,強化舊區與海濱連接,透過市建局項目增設行人天橋及步道,提升「海—岸—陸」聯繫;設立水上活動中心,提供獨木舟、風帆等設施,與啟德體育園互補,促進青年運動文化;結合九龍寨城等歷史文化,設AR導賞路線及節日活動如元宵燈會,打造旅遊打卡點等。
李慧琼認為,九龍海濱發展具迫切性,建議政府在財政緊張下,可以公私營合作推進項目發展,該黨將就提議約見發展局。至於政府早前規劃在紅磡一帶打造海濱新地標,正在收集持份者意見,希望政府公布意見結果和計劃的財政安排、發展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