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輝 立法會議員 自由黨主席
特區政府宣布「粵車南下」細節,力爭提前至11月開放申請,讓粵車經港珠澳大橋來港「泊車轉機」及入境市區。「粵車南下」政策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步,亦是對本地商戶的一個好開始,可望帶來更多高消費客群。特區政府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推進政策,既體現了穩健務實的工作態度,又為政策的長遠發展留下了充足空間。在未來,特區政府宜密切關注政策實施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優化,積極擴大政策規模及放寬名額,合理引導粵車流向,以促進粵港兩地經濟交流與合作,推動大灣區實現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與共同發展。
從政策推行的策略來看,特區政府採取了循序漸進、穩健可控的方式。初期名額限制極為克制,每日僅100個。這一做法相信是考慮到香港的交通現狀。現時平均每日已經有6,000車次的港車北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初期少量粵車南下,對本地交通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當特區政府累積充分經驗,通過小規模試點,對系統及各程序進行優化與試驗後,更可加快擴大政策規模。
「粵車南下」政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在便利旅客出行方面,珠三角的乘客可自駕來香港搭乘飛機,充分發揮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作用。對於商務客、家庭客而言,其意義更是不言而喻。這些人群注重出行的私密性和便捷性,來港逗留時間相對較長,消費額也較高。自駕遊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出行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旅行體驗。本港酒店業界可多推泊車及住宿優惠,吸引他們入住,留港過夜。此外,從長遠來看,隨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和規模擴大,有望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消費,為香港的旅遊、餐飲、批發零售等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香港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零售業界都期待各環節在走順流程之後,可盡快擴大粵車名額。新界廣大地區、大嶼山、迪士尼等地交通資源相對充裕,特區政府若能做好信息發放,適當誘導,合理規劃粵車行駛路線,將粵車引導至交通資源充裕且具吸引力的區域,就能在刺激消費和保障交通之間找到平衡。其中大嶼山集合主題樂園、酒店、購物區、會展等設施和景點,對旅客具有強大吸引力,且停車位相對充足,是粵車南下的理想目的地。
長遠而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需要跨境往來日趨便利、平衡。特區政府應積極與內地政府總結經驗、找準方法,逐步擴大「粵車南下」的規模,實現粵港民眾的「雙向奔赴」。
評論